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咽喉部常見疾病 >> 其他咽喉疾病 >> 小兒咽炎發病原因和治療方法

小兒咽炎發病原因和治療方法

  小兒咽炎發病原因和治療方法

  咽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咽炎是由於咽部粘膜、粘膜下組織和淋巴組織的感染性疾患。

  咽炎常常由鼻炎向下蔓延所致,可以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也有開始即發生於咽部者。急性咽炎反復發作或由於環境中某些因素長期刺激可能會轉為慢性咽炎;其致病因素為:

  病毒傳染,以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者最多;

  細菌感染,以鏈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雙球菌為主;

  受粉塵、有害氣體的刺激,長期張口呼吸及鼻涕後流,刺激咽部損傷咽粘膜而患病。

小兒咽炎發病原因和治療方法

  急性咽炎:

  起病較急,初起時咽部干燥、灼熱,繼而出現咽痛,吞咽唾液時往往比進食時更為明顯,唾液增多,症狀一般較輕,一般會發熱、頭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

  轉為慢性咽炎後:

  咽部會呈慢性充血,咽部有各種不適感覺,如發癢、灼熱、干燥、異物感等。分泌物粘稠,常附於咽後壁。聲音嘶啞,早上起來病情較為嚴重,聲音粗甚至失音。

  小兒咽炎的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坐位或仰臥,家長以拇、食、中三指擠捏天突穴30~50次,然後,以拇指指腹輕輕按揉1分鐘;

  (2)患兒坐位或俯臥,家長以拇指掐按風府穴1分鐘,然後自上向下按揉頸部,反復操作2~5分鐘;

  (3)以指按壓肩井穴1分鐘;

  (4)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鐘。

  穴位定位及功效:

  天突穴

  取穴方法:取穴時,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勢,天突穴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主治病症:天突穴的主治病症為:打嗝、咳嗽、嘔吐、神經性嘔吐、咽喉炎、扁桃體炎、喉嚨的疾病。天突穴是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風府穴

  取穴方法:取此穴時通常采用俯伏、俯臥或正坐的取穴姿勢,風府穴位於後頸部,兩風池穴連線中點,頸頂窩處。主治疾病:風府穴的主治疾病為:按摩此穴道對於治療多種頸部疾病、頭部疾病都很有療效,是人體督脈上重要的穴道之一。

  肩井穴

  取穴方法:取穴時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肩井穴位於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主治疾病:肩井穴的主治疾病為:肩酸痛、頭酸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耳鳴、高血壓、落枕等。

  曲池穴

  取穴方法:取該穴道時患者應采用正坐,側腕的取穴姿勢,曲池穴位於肘部,尋找穴位時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主治症狀:曲池穴的主治症狀為:老人斑、皮膚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癱、麻、痛;高血壓、貧血等。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合谷穴

  取穴方法:確定此穴時應讓患者側腕對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於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桡側的中點),再介紹一種簡易找法: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主治疾病:合谷穴的主治疾病為: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痺、口眼歪斜、打嗝等。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這裡順便提及一下合谷穴指壓的小竅門: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此穴道的療效。本站有關該穴的治病穴道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扁桃腺疼痛。

  生活調理

  (1)保持口腔衛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晨起、食後和臨睡前要刷牙漱口,睡前不要吃糖果、糕點和甜飲料;

  (2)避免粉塵、煙霧及有害氣體的刺激;

  (3)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防止傷風感冒;

  (4)多涕兒童,保持鼻腔通暢,凡有病變導致鼻涕後流或鼻腔堵塞者,均應積極治療;

  (5)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之物。適當多吃梨、生蘿卜、話梅等水果,增強利咽作用;

  (6)較大兒童,也可配合針刺放血療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醫生教你咽喉炎干咳怎麼治

醫生教你咽喉炎干咳怎麼治  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被咽喉炎干咳困擾過,雖然咽喉炎干咳並不是什麼大病,但還是會對工作和

急性喉炎有何表現

由於小兒的喉腔又小又窄,如果喉腔粘膜發炎、腫脹,則會導致發聲嘶啞和嚴重呼吸困難,這是喉炎的兩個主要表現。  本病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