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認為慢性鼻炎屬於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症。比較早期的慢性鼻炎常表現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腫脹,稱慢性單純性鼻炎若發展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稱慢性肥厚性鼻炎。
1.肺脾氣虛
表現:鼻粘膜及鼻甲腫脹,色淡或淡紅,交替性鼻塞,時輕時重,流稀涕,遇寒加重,頭部微脹不適。偏於肺氣虛者,兼見咳嗽痰稀,氣短,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緩。偏於脾氣虛者,兼見食欲欠佳,大便時稀,體倦乏力,舌質淡,苔白膩,脈緩弱。
中成藥:
1.碧雲散或魚腦石散吹鼻,每天3~4次。
2.李氏炎消貼,貼於大椎穴,12-24小時一次。
3.鵝不食草(95%)、樟腦(5%),研末和勻,瓶裝密封。用時以薄絹包裹,溫熨囟前。
4.用鼻通軟膏或滴鼻淨滴鼻,每日2~3次。
食療:
辛荑花6克,蘇葉9克,姜、蔥適量。煎水服,每天1劑,連服3~5劑。
2.邪毒滯留
表現:鼻甲腫脹色暗,鼻塞涕多,或黃稠或粘白,嗅覺遲頓,咳嗽多痰,耳鳴不聰。舌質紅或有瘀點,脈弦細。
中成藥:
①可參考上證。
②鼻窒嚴重,下鼻甲肥大者,可行手術治療。
食療:
桑葉9克,菊花6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前2味藥煎水去渣,加甜杏仁、粳米煮粥食。每日1劑。連服8~10劑。
小編推薦:《喉炎 怎麼樣做嗓音保健操》——第1節按摩面頰兩側部:此節重點是對顏面兩頰部肌肉和兩下颌部肌肉進行按摩。 作法:用兩手掌分別放在兩側面頰部。示指(食指)、中指、環指(無名指)、小指貼在面頰部,指尖朝向兩耳朵,拇指在下颌角處。然後,兩手作上下直線式按摩20 下,再作旋轉式按摩20 下......詳情請點擊
其他耳鼻喉科熱點文章鏈接: 耳聾就潛伏在你我左右
專家:秋冬換季易引發突聾
鼻咽炎“自醫”不靠譜
中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方法。有些民間總結的經驗方,用藥
推薦九款靓湯粥 有效治療急性鼻炎急性鼻炎是機體因受涼、過勞、抵抗力降低,或鼻腔粘膜防御功能受到破壞時,病毒侵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