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窦炎 >> 鼻窦炎診斷治療 >> 急性化膿性鼻窦炎的治療原則

急性化膿性鼻窦炎的治療原則

  (1) 抗感染:本病多為球菌感染所致,故全身使用磺胺類及抗生素類藥物,如青霉素、紅霉素、復方新諾明等對及時控制感染,防止轉化為慢性病變有著較好的作用。若有條件可作細菌敏感試驗,選用敏感藥物,則效果更好。局部可選用鼻炎靈(由蒼耳子、白芷、辛夷、冰片、薄荷、芝麻油、液狀石蠟等制成)滴鼻。

  (2) 改善通氣及引流:可用1%麻黃素滴鼻劑或麻黃素可的松滴鼻劑滴鼻,以收縮鼻腔粘膜,改善通氣,通暢引流。必要時可加用體位引流,如上颌窦可采取平臥式引流,因上颌窦自然口高而靠後,平臥時引流最好;額窦炎可取正坐位,使窦內膿液慢慢引流,可使頭痛明顯減輕;篩窦炎可取側臥引流;蝶窦可伏案引流。急性鼻窦炎還可采用頭低位引流,即病人取坐位,下肢分開,上身下俯,頭下垂近膝,約10分鐘後,即可有膿液流入鼻道。

  (3) 上颌窦穿刺沖洗法:為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治療方法,一般宜在全身症狀消退及局部炎症基本控制後施行,每周1~2次。

  (4) 中醫辨證論治:急性鼻窦炎中醫稱為“急鼻淵”。常見證型有三種:

  ①肺經風熱:發病較急,鼻塞嗅減,流黃白粘涕,鼻粘膜色紅腫脹,鼻甲腫大,鼻道積有少量膿涕,頭額疼痛,顴面有叩壓痛;伴發熱惡寒,咽喉不利;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等。宜清熱疏風,宣肺通竅。方用蒼耳散合銀翹散加減:蒼耳子10g,白芷30g,辛夷15g,薄荷15g,川芎10g,連翹12g ,荊芥10g,牛蒡子15g,竹葉10g,金銀花15g,黃芩10g,桔梗10g,甘草10g。

  ②脾胃濕熱:症見流涕黃濁量多,持續鼻塞,鼻腔粘膜紅腫,伴見發熱,頭痛重困,體倦重著,食欲不振,溲黃便干;舌紅苔黃而膩,脈滑數。治以清熱利濕,祛濁通竅。甘露消毒丹加味:滑石20g,茵陳12g,黃芩12g,石菖蒲15g,木通12g,連翹15g,薄荷10g,藁本12g,白芷15g,魚腥草20g,瓜蒌仁15g,浙貝母15g,甘草10g。

  ③肝膽熱盛:症見鼻涕黃濁粘稠,甚者腥臭、帶血,鼻塞不通,嗅覺減退,頭痛劇烈,鼻竅粘膜紅赤明顯,鼻道積膿,伴見口苦咽干,耳鳴耳聾,煩躁少寐,便干溲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治以清肝利膽,瀉熱通竅。方用龍膽瀉肝湯加味:龍膽草20g,黃芩15g,澤瀉12g,栀子10g,車前草15g,木通10g ,生地15g,柴胡10g,蒼耳子12g,敗醬草15g,夏枯草20g,川芎10g,大黃10g,甘草10g。可用清熱解毒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加入少許薄荷冰,用面罩做超聲霧化吸入,適用於各種證型的急性鼻窦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