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窦炎 >> 鼻窦炎診斷治療 >> 中藥內外合治急慢性鼻窦炎

中藥內外合治急慢性鼻窦炎

  近年來,我們采用中藥內服與外用結合治療急慢性鼻窦炎50例,療效滿意,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50例患者中,男21例,女29例;年齡12~49歲;病程5天~3年。其中上颌窦炎28例,額窦炎12例,篩窦炎10例。症狀均有鼻塞、流黃濁涕、頭痛,或有畏寒、發熱、惡心等症狀。五官科檢查:鼻粘膜充血水腫,鼻腔內有膿性分泌物。 X線攝片:窦腔密度增高,急性期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升高。診斷標准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准》。

    2 治療方法

  內服蒼耳菊花飲。藥物組成:金銀花、蒼耳子、川芎各15 g,菊花、蔓荊子各10 g,黃芩12 g,細辛3 g,薄荷、甘草各6 g。慢性者去金銀花、黃芩,加黃芪30 g,當歸15 g。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分服。6劑為1療程。
  外用細辛辛夷散。藥物組成:細辛、辛夷各等份,研極細末。用法:少許吹鼻腔,每天3~6次。

    3 治療結果

  急性者1個療程,慢性者2個療程。治愈(症狀消失,X線鼻窦攝片無異常)41例,好轉(症狀明顯改善,鼻腔檢查粘膜充血腫脹減輕,X線鼻窦攝片明顯改善)8例,無效(服藥中斷)1例。全部病例隨訪1~10年,治療後多年未發者21例。

    4 體會

  急、慢性鼻窦炎多繼發於外感之後,由鼻粘膜炎蔓延至鼻窦內粘膜,亦可繼發於變態反應性鼻炎等,屬中醫學鼻淵范疇。其病因病機多為感受風熱之邪或風寒之邪入裡化熱。熱毒、濁涕阻閉鼻竅而成。慢性者由於脾肺虛弱,肺氣不足,衛外不固,不能抗御外邪、易感受風熱、風寒之邪。脾虛運化失職,痰濁停聚,滯留鼻竅,腐蝕鼻窦肌膜而成“鼻淵”。方中蒼耳子散風通竅,兼能止頭痛,為治鼻淵要藥。金銀花、黃芩清熱解毒,川芎上行頭目,活血散瘀,行氣止痛,細辛性善走竄,能宣通鼻竅,祛風止痛以解鼻淵之鼻塞頭痛之症;菊花、薄荷、蔓荊子清頭目以止痛;甘草調和諸藥。慢性者去金銀花、黃芩,加黃芪、當歸補氣血,助正氣以驅邪外出。細辛辛夷散外吹鼻腔,宣通鼻竅,使濁涕易於流出。內外結合,相輔相成,收效迅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