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炎 >> 鼻炎基本常識 >> 了解鼻息肉的有關知識

了解鼻息肉的有關知識

  鼻息肉一般情況下在很小的時候,是極其不易被發現的,只有長到一定時,才會出現呼吸困難和鼻塞的情況。不過一般情況多發生於成年人,但是小孩也並不是完全沒可能,所以建議成年人要多多注意,避免鼻息肉的發生。

  為什麼會得鼻息肉?

  專家介紹,鼻息肉是中鼻道、鼻窦粘膜由於水腫而突出的炎性組織,是多種機制導致的慢性炎性過程的終末產物。由於體積逐漸增大和重力,息肉常脫垂於總鼻道內。持續性鼻塞是其主要臨床特征,而極明顯的復發傾向和與多種呼吸道炎症疾病的密切關系又使其成為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發病率占總人口的1%~4%。但在支氣管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變應性真菌性鼻窦炎及囊性纖維化病人中,發病率可在15%以上。

  鼻息肉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鼻腔纖毛形態結構和功能障礙。由於鼻腔纖毛本身結構異常或粘液的質和量的異常,導致粘液纖毛運動功能障礙,可繼發鼻窦和下呼吸道反復感染,息肉組織內有中性粒細胞侵潤。

  2、微環境變化。中鼻道微循環環境的某些改變可導致局部黏膜缺氧,粘液纖毛清除功能減弱,可能為鼻息肉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3、嗜酸性粒細胞的作用。80%的鼻息肉有較多嗜酸性粒細胞侵潤,提示鼻息肉於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有密切關系。

  4、細胞因子基質增生。血管、腺體長入,逐漸形成息肉。

  鼻息肉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可因條件而異,但都引起局部粘膜的炎性反應。嗜酸細胞浸潤和脫顆粒肥大細胞、組織極度水腫,構成了鼻息肉的病理學基礎。

  鼻息肉不及時治療會誘發以下疾病:

  1)鼻窦炎:中鼻道與鼻窦粘膜連續或因窦口阻塞,易有鼻窦炎的發生。窦粘膜水腫增厚,如繼發感染,可有化膿性炎症。

  2)分泌性中耳炎:當息肉體積增大或並發鼻窦炎時,通過對咽鼓管咽口壓迫或炎性刺激,可導致咽鼓管功能障礙,發生分泌性中耳炎。

  3)支氣管哮喘:大量臨床資料表明,鼻息肉病患者中有較高的哮喘發病率,約有20%~30%。

  4)高血壓病:調查了224名鼻息肉患者,發現其中78名(34.7%)患有高血壓,這類患者鼻息肉病史均在10年以上。就像睡眠呼吸困難綜合征一樣,鼻息肉引起的長期息塞可促發高血壓。

  出血性鼻息肉是怎麼回事呢?

  專家指出,出血性鼻息肉是比較少見的症狀,鼻息肉表面光滑,充血,觸之軟而易出血。持續性鼻塞、嗅覺減退、閉塞性鼻音、睡眠時打鼾等症狀均可出現,其程度視息肉大小和部位而異。

出血性鼻息肉是怎麼回事呢?

  專家還指出,出血性鼻息肉患者如果不及時采取治療的話,不僅會加重鼻息肉的病症,而且還會引發鼻息肉可諸多並發症。如咽喉炎、中耳炎及心、肺等髒據功能損害,有的甚至會發生惡變;少數巨大息肉可引起侵襲性並發症。那些生長較快、體積巨大的息肉,會擠壓破壞鼻窦壁或鼻腔頂壁:繼之侵犯眼眶、額窦、前顱窩、蝶窦和中顱窩等部位。鼻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此時鼻分泌物較多,且常有頭痛。後鼻孔息肉可致呼氣時鼻阻塞感。若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鳴和聽力減退。

  那麼,出血性鼻息肉是怎麼回事呢?有哪些病因引起?出血性鼻息肉的病因有以下幾方面:

  1、變態反應

  由於變態反應在鼻部多次發生,在組胺、白細胞三烯等化學介質的作用下,鼻粘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漿滲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極度水腫,受重力影響逐漸下垂,以致形成出血性鼻息肉。

  2、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膿性分泌物的長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內發生血栓性靜脈炎及淋巴回流障礙,致使鼻粘膜發生水腫而逐漸形成出血性鼻息肉。近年又發現鼻息肉與阿斯匹林不耐受、支氣管哮喘有密切聯系。阿斯匹林不耐受的病人易致鼻息肉和支氣管哮喘發生,一般認為是阿斯匹林等非類固醇藥物干擾花生四烯酸代謝所致。

  鼻息肉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希望你能夠記住上面我介紹的知識,以後如若遇到這樣的狀況的話,你就可以不用著急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