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方法。有些民間總結的經驗方,用藥簡單卻有奇效。近年來,甘肅省積極宣傳推廣中醫,還在農村中醫技術,完善鄉醫隊伍建設。
本期起,《生命時報》特開辦“甘肅中醫小驗方”欄目,邀請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全國中醫養生專家劉維忠和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首席專家王世彪聯手推出甘肅民間妙方,為廣大讀者服務。
蒼耳湯通竅
驗方:蒼耳子10克,細辛6克,辛夷15克,甘草10克,每日1付,水煎分2次服,2周一療程。
點評:本方由出自《濟生方》卷五的“蒼耳子散”而來。有疏風止痛、通利鼻竅的功效,主治鼻淵、鼻流濁涕不止,相當於西醫的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過敏性鼻炎等病。方中蒼耳子的主要功效是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癢及殺菌的作用。細辛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的功效。細辛溫燥開通,利肺胃之壅阻,驅水飲而逐濕寒,潤大腸而行小便,善降沖逆,不僅專止咳嗽,而且利鼻壅,通經脈。研究證實,細辛水或醇提取物均能使速發型變態反應總過敏介質釋放量減少40%。細辛揮發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顯的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變態反應作用。辛夷花,又叫木筆花。《本草綱目》就指出,辛夷花治“鼻淵、鼻瘡。”現代臨床研究還表明辛夷花制劑外用於鼻腔黏膜,可產生一層蛋白凝固物,使分泌和滲出減少。同時,辛夷花所含揮發油又有收縮鼻黏膜血管的作用,可使鼻腔通暢,並有助於消炎,從而減輕鼻塞、流涕等症狀。方中甘草解毒調和藥性。
需注意,蒼耳子、細辛有一定毒性,臨床用藥不要過量,且必須經過合理、規范炮制。慢性鼻炎需長期用藥者,要當心藥物慢性蓄積中毒,症狀為食欲減退、流涎、嘔吐、腹瀉、精神萎靡、口渴,嚴重者可見黏膜黃染,如發生中毒現象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蒼耳油止涕
驗方:蒼耳子40克去刺,輕輕捶破,放入小鍋內,加麻油100克,文火煎炸,待炸干時,濾取藥油裝入干淨玻璃瓶內備用。用時以消毒小棉球蘸藥油少許塗於鼻腔內,每日2~3次,2周為一療程。
點評:民間治療鼻炎的偏方中很多都有蒼耳子的影子,也確實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為很多鼻炎患者所推崇。鼻炎是由於急性或慢性的鼻黏膜如病毒、病菌感染,或刺激物的作用下受損而導致的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的炎症。表現為充血或者水腫,患者經常會出現鼻塞、流清水涕、鼻癢、喉部不適、咳嗽等症狀。蒼耳為菊科一年生草本,蒼耳果實名“蒼耳子”,其味辛苦、性溫、有小毒,入肺、肝經,《本草》記載此藥有“蒸腦止涕”功效,具有發汗、散風濕、通鼻竅、止痛的作用,以消風止癢力最強,在民間和臨床上作為鼻科要藥,應用歷史悠久,療效確切,並為歷版中國藥典收載。
蒼耳子為辛溫之品,加之油煎炸炮制後,辛溫之性更甚,臨床適用於外感風寒型或干燥性慢性鼻炎,對其他證型則不適合,且要注意長期應用的毒性反應。使用時藥油應盡量塗進鼻腔深部。使用本法應持之以恆,盡量不要間斷,治愈為止。
貓胞衣補虛
驗方:貓胞衣(貓胎盤)30克,高壓消毒,焙干研粉備用。用時留藥末6克,每次0.5克塗兩側鼻孔,每日1次。其余25克裝膠囊(每粒含藥0.5克),每次2粒,每日2次,開水沖服,連用12天。
點評:中醫認為鼻炎的本質是正氣不足,無力祛邪。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而患鼻炎。因此,治療鼻炎先需治本,重點是溫補肺氣、健脾益氣、溫補腎陽。正氣是祛邪的基礎,扶正則能祛邪,正氣是身體健康的保證。正氣足則自動尋找體內的病邪,並努力排出。鼻炎是外邪存於肺髒,因肺氣不足,無力祛邪,導致邪氣久客。邪客愈久,其病越是纏綿。正愈虛而邪愈盛,且變症百出,漸而成難治痼疾。其本在正虛,而標不過是鼻炎所出現的各種相關症狀。
此方是劉主任2012年在參觀某博物館時在古書上所見,推薦給甘肅省50多個微信村醫群,臨床應用反映效果很好。貓胞衣是一味中藥,為家貓的胎盤,味甘、酸,性溫,據《本草綱目》記載,無毒,具有補虛益氣、疏風通絡、軟堅散結的功效,適宜虛勞體弱者食用。貓胎盤為大補之品,民間多認為其補益之功勝於紫河車(即人的胎盤)。
過敏性鼻炎為什麼會不斷打噴嚏 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後,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主要
慢性鼻炎的病因有哪些?慢性鼻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鼻部疾病,患上慢性鼻炎會時時刻刻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那麼慢性鼻炎的病因有哪些?所以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