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趙女士因鼻梁處疼痛一周到醫院檢查,發現上颌窦高密度團塊狀影,疑為鼻窦惡性腫瘤,趙女士十分緊張。後經手術探查,證實為霉菌性鼻窦炎,手術徹底清除了霉菌塊,趙女士病情好轉。
鼻子裡也會長霉菌?
濫用抗生素易引發霉菌性鼻炎
“近來臨床接診的此類患者不少,有的訴說有鼻出血或涕中帶血症狀,不少人還為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負擔。”鼻炎專家介紹,鼻、鼻窦真菌病發病率的上升可能與抗生素的廣泛應用、體檢工作普遍開展以及本病日益受到重視有關。鼻真菌病常隱匿發病,以曲霉菌多見。單側受累,好發於上颌窦。
傳統的觀點認為,霉菌為條件致病菌,多發於有免疫缺陷者,糖尿病人,燒傷病人,長期使用抗生素、激素者或居住潮濕不潔環境者。但近年來,在健康人體檢中也發現本病,這表明霉菌也可以在機體抵抗能力下降的某一局部致病。
至於頭疼症狀的出現,這是由於上颌窦口阻塞致引流不暢,長期遷延不愈,分泌物及壞死物蓄積窦腔,逐漸增大後壓迫骨質,所以會出現頭痛,鼻出血等症狀。
手足癬患者別挖鼻子
鼻真菌病屬於特異性鼻炎的一種,根據致病菌可分為如下幾種:
1、鼻孢子蟲病:是由西柏氏鼻孢子蟲感染引起的慢性肉芽腫性鼻炎。好發於鼻黏膜,可累及皮膚、外陰和泌尿生殖器。
2、鼻毛霉菌病:表現為頭疼、膿血性鼻涕等。
3、鼻曲霉菌病:鼻涕中或在穿刺沖洗時有暗紅或灰綠色團塊為其特征,部分患者可誘發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病。
4、鼻組織胞漿菌病:臨床上無典型表現,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患者除有鼻塞不通外,常有反復咳嗽、低熱不適等症,往往被當作“感冒”或“肺結核”診治。
另外,還有鼻隱球菌病、鼻放線菌病、鼻念珠菌病、鼻芽生蟲病等其他真菌感染引起的鼻病。
同時提醒,患有手、足癬的病人,如有挖鼻習慣也容易罹患真菌感染,除鼻塞外多伴有鼻部干燥不適的症狀,其鼻腔黏膜多粗糙不平。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故又稱變態反應性鼻炎。它是特異性體質的人接觸過敏原刺激後發作,主要表現為鼻癢、噴
對過敏性鼻炎的八大認識誤區目前,社會上對過敏性鼻炎的了解不盡相同,在基本問題上仍然存在很多誤區,導致認識不足,對疾病的治療及預後帶來諸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