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炎 >> 關於鼻炎 >> 慢性鼻炎折磨人,讓中醫來支招!

慢性鼻炎折磨人,讓中醫來支招!

  慢性鼻炎折磨人,讓中醫來支招!

  還記得小編前幾天分享了一篇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文章:“過敏性鼻炎橫行,老中醫治療不走尋常路!”文章一經發出,可是激起了不少鼻炎患者心中的千層浪,小編收到了很多慢性鼻炎患者求治療方法的留言,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這篇美文!慢性鼻炎到底該如何對付?且看正文!

慢性鼻炎折磨人,讓中醫來支招!

  慢性鼻炎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鼻炎發展而來,與合並細菌繼發感染、治療不徹底和反復發作等有關。其主要特點是炎症持續3個月以上或反復發作,遷延不愈,間歇期亦不能恢復正常。慢性鼻炎可分為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前者鼻塞的特點為間歇性,白天、夏季、勞動或運動時鼻塞減輕,而夜間、靜坐或寒冷時鼻塞加重。並具有交替性,側臥時下側鼻腔阻塞,上側鼻腔通氣較好,當轉向另一側臥位時,另一側鼻腔又出現鼻塞。後者鼻塞較重,多為持續性,有閉塞性鼻音,嗅覺減退,鼻涕不多,為黏液性或黏膿性,不易擤出。易發生慢性咽喉炎,並多伴有頭痛、頭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症狀。本病大抵屬於中醫學“鼻窒”等范疇。

  一、辨證撷菁

  慢性鼻炎病程較長,多有傷風鼻塞反復發作病史,以鼻塞為主要症狀。鼻塞呈間歇性或交替性。病變較重者,可呈持續性鼻塞,鼻涕不易擤出,久病者可有嗅覺減退。韋師常根據其病程、病史、症狀、舌象、脈象等,四診合參,以詳察細辨。本病屬本虛標實。病程較短者,多為虛實並重,或實重於虛;病程長,遷延不愈者,多為虛實並重,或虛重於實。鼻黏膜與鼻甲色淡乏澤,面色不華,平素易於感冒,每逢感冒則發作,神疲乏力,納差,便溏,舌質淡,脈沉細弱者,多為肺脾氣虛;涕、痰清稀,聲音重濁,遇寒尤甚,白天稍減,尤以夜間為甚,苔白,脈浮緊或遲者,多為風寒束肺;涕、痰白濁或黃稠,鼻內灼熱感,口干,溲黃便秘,舌邊尖紅,鼻黏膜與鼻甲色紅腫脹,脈數者,多為熱邪在肺;頭昏沉,口黏,不欲飲水,脘悶,舌體胖,邊有齒痕,舌苔白厚膩,脈濡或滑者,多為脾濕聚而生痰,壅滯鼻竅;病程日久,鼻黏膜腫脹色黯,鼻甲肥厚,表面凸凹不平,呈結節狀或桑椹樣變,女性經色紫黯,夾有瘀塊,舌質青紫或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舌下絡脈青紫或紫黑、粗脹或曲張,脈澀,多為邪毒久滯,瘀阻脈絡。

  二、驗案舉隅

  (一)肺脾氣虛,濕熱壅塞鼻竅案

  李某,男,30歲。2012年12月10日初診。

  主訴:持續性鼻塞時輕時重5年,加重2周。

  病史:患者5年來時感鼻塞,反復發作,平素易感冒,屢治未效。2周前因不慎受涼而加重。

  刻診:持續性鼻塞,流黃稠涕,鼻內時有灼熱感,兩眉稜骨脹痛,頭昏沉,嗜好辛辣、煙酒,伴納差,大便干結,3~4日1行,小便短黃,口黏而干,不欲飲水,舌體胖,邊有齒痕,舌質淡略黯,邊尖紅,舌苔白厚膩微黃,脈沉細滑略數。專科檢查:鼻黏膜色紅腫脹,下鼻甲黏膜肥厚,表面不平,呈結節狀,對血管收縮劑1%麻黃素液不敏感,且下鼻道有黏膿性分泌物。鼻窦CT掃描未見異常。

  西醫診斷:慢性肥厚性鼻炎。

  中醫診斷:鼻窒。證屬肺脾氣虛,濕熱壅塞,鼻竅不利。治當標本兼顧,宜補益脾肺固表與燥濕清熱、宣肺通竅法並投。予玉屏風散合蒼耳子散、升降散加減。

  處方:黃芪30g,炒白術15g,防風9g,炒蒼術12g,炒蒼耳子20g,辛夷花12g,白芷12g,石菖蒲15g,大黃9g,僵蠶12g,姜黃12g,蟬蛻9g,黃芩12g,茯苓15g,炙甘草6g。每日1劑,水煎500mL,分2次溫服。囑其平時避免辛辣、煙酒之品,慎起居。

  二診:服上方14劑後,鼻塞有所減輕,鼻內灼熱感消失,納食增加,大便轉暢,1~2日1行,小便調,舌體胖,邊有齒痕,舌質淡略黯,舌苔白薄膩微黃,脈沉細略滑。因濕熱壅滯之象漸解,故上方減升降散、白芷,加薏苡仁30g,冬瓜仁30g,以助化濕濁之力。

  三診:服上方7劑後,鼻塞等症消失。舌體略胖,舌質略淡,舌苔薄白稍膩,脈沉緩。藥已中的,故上方減蒼耳子,續服10劑善後。隨訪1年未復發。

  按:《景岳全書》雲:“大都常塞者多火,暴塞者多風寒,當以此為辨。”《張氏醫通》亦謂:“暴起為寒,久郁成熱。”本案鼻窒歷時5年之久,其病機關鍵顯然在於肺脾氣弱,而濕熱壅滯,鼻竅不暢。故投以玉屏風散補脾益肺固表,以治其本。蒼耳子散重用炒蒼耳子,“善發汗,散風濕,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本草備要》),而具祛風宣肺通竅之功。然其有辛溫助熱之弊,故予以升降散清熱洩濁通腑,一升一降,“疏其血氣,而令條達”(《素問·至真要大論》)。隨證加入石菖蒲、黃芩、茯苓、蒼術,以助燥濕清熱之功。全方標本兼治,使邪去正復,鼻竅暢而窒自消。

  (二)肺脾氣虛,濕瘀互結鼻竅案

  孫某,女,29歲。2013年7月9日初診。

  主訴:鼻塞流涕反復發作7年,加重3周。

  病史:7年來時常鼻塞流涕,嗅覺減退,反復發作,平時易感冒,3周前因受涼而加重。刻診:鼻塞流濁涕,右側明顯,不聞香臭,睡眠時須張口呼吸,面色黯,伴耳鳴重聽,倦怠乏力,嗜食肥甘油膩之品,脘悶納差,便溏,每日2~3次,小便調。經色紫黯,夾有瘀塊,舌質黯淡,有瘀點,舌體胖,邊有齒痕,舌苔白厚膩,脈沉細澀。專科檢查:鼻黏膜腫脹色黯,下鼻甲肥大,表面凸凹不平,呈桑椹樣變,以右側為重,對血管收縮劑1%麻黃素液不敏感,且下鼻道有黏液性分泌物。鼻窦CT掃描未見異常。

  西醫診斷:慢性肥厚性鼻炎。

  中醫診斷:鼻窒。證屬肺脾氣虛,濕瘀互結,鼻竅不利。治當標本兼顧,宜補脾益肺固表與燥濕化瘀、宣肺通竅法並投。予玉屏風散合蒼耳子散、當歸芍藥散加減。

  處方:黃芪30g,炒白術15g,防風9g,炒蒼術12g,炒蒼耳子20g,辛夷花12g,石菖蒲15g,當歸20g,白芍15g,川芎15g,茯苓15g,澤瀉12g,炙甘草6g。每日1劑,水煎500mL,分2次溫服。囑其平時慎起居,戒肥甘油膩之飲食,避免勞累。

  二診:服上方7劑後,鼻塞流濁涕有所減輕,食欲轉佳,大便成形,每日1~2次,脈舌象同前。予原方再投。

  三診:服上方10劑後,鼻塞等諸症消失,舌質略黯淡,舌體正常,舌苔薄白略膩,脈沉細。藥已中的,故上方炒蒼耳子減至9g,辛夷花減至6g,繼續服14劑,鞏固療效,隨訪1年未復發。

  按:《血證論》雲:“鼻為肺竅……以司呼吸,乃清虛之道,與天地相通之門戶,宜通不宜塞,宜息不宜喘,宜出氣不宜出血者也。”本案患者長期喜食肥甘油膩之品,脾失健運,以致脾肺氣虛,濕濁內蘊之患,久而濁瘀郁滯,鼻竅不利。顯然本虛標實已成因果之勢,以致衍為痼疾。故予以黃芪、炒白術、防風益氣固表,以培其本;炒蒼耳子、辛夷花、石菖蒲宣肺、醒脾通竅;當歸、白芍、川芎、茯苓、炒白術、炒蒼術、澤瀉化瘀通絡、祛濁利水;炙甘草健脾和中。諸藥合用,標本兼治,俾肺脾之氣得復,濕化瘀散,鼻竅暢而諸症愈。

  (三)肺脾陽虛,寒濕壅滯鼻竅案

  王某,男,24歲。2012年11月10日初診。

  主訴:兩側間歇性、交替性鼻塞,伴時流清涕6年,加重1周。

  病史:患者6年來鼻塞呈兩側間歇性、交替性發作,時流清涕,屢治未愈,時發時止,夏輕冬重,平素易於感冒,嗜食生冷油膩之品,每逢感冒則發作。1周前因工作勞累受涼而加重。

  刻診:兩側間歇性、交替性鼻塞,時流清涕,遇寒尤甚,白天稍減,尤以夜間為甚,伴畏寒,常自汗出,聲音重濁,咳嗽,痰白清稀,耳悶,頭微痛,面色不華,納差,倦怠乏力,舌質淡,舌體胖,邊有齒痕,舌苔白厚膩,脈沉細弱稍遲。專科檢查:雙下鼻甲黏膜色淡黯而腫脹,對血管收縮劑1%麻黃素液敏感,下鼻道有清涕潴留。鼻窦CT掃描未見異常。

  西醫診斷:慢性單純性鼻炎。

  中醫診斷:鼻窒。證屬肺脾陽虛,營衛不和,寒濕壅滯,鼻竅不利。治當標本兼顧,宜溫補脾肺,調和營衛,溫化寒濕。予桂枝加附子湯合玉屏風散、蒼耳子散、平胃散加減。

  處方:制附子(先煎)12g,桂枝12g,白芍12g,黃芪30g,炒白術15g,防風9g,炒蒼耳子20g,辛夷花12g,細辛9g,炒蒼術15g,厚樸12g,陳皮12g,炒杏仁9g,生姜6片,大棗6枚,炙甘草6g。每日1劑,水煎500mL,分2次溫服。囑其平時慎起居,戒生冷油膩之飲食,避免勞累。

  二診:服上方10劑後,鼻塞、流清涕明顯減輕,畏寒,常自汗出亦有所好轉,脈象、舌象同前。效不更方,原方再投。

  三診:服上方7劑後,鼻塞、流清涕等症消失。舌質略淡,舌體正常,舌苔薄白略膩,脈沉細。藥已中的,故上方減細辛、炒蒼耳子,繼服10劑善後,隨訪1年未復發。

  按:本案患者平素喜食生冷油膩之品,久致肺脾氣虛,寒濕壅滯,鼻竅不利,而病情遷延難愈。此即明·薛己注《明醫雜著》所雲:“若因饑飽勞役所傷,脾胃升發之氣不能上升,邪害空竅,故不利而不聞香臭者,宜養脾胃,使陽氣上行則鼻通矣。”故投桂枝加附子湯,以溫補脾肺,調和營衛;玉屏風散“散中寓補,補內兼疏”,補脾益肺固表以扶正治本;蒼耳子散散風宣肺通竅;平胃散燥濕健脾;配炒杏仁宣中有降,調暢肺氣;細辛疏風散寒,宣肺通竅。諸藥合用,曲盡配伍之妙,切中病機,標本兼治,而頑疾漸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過敏性鼻炎會造成哪些危害

   過敏性鼻炎對人體有哪些危害,現在是寒冷的冬季,由於天氣變化的原因經常打噴嚏的人很多,其中絕大部分

急性鼻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鼻炎的發病症狀有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這些與感冒的症狀基本相同,如此看來,鼻炎與感冒是否為一回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