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聽不清聲音,感覺聽力下降的時候,第一就診科室通常是耳鼻喉科,於春江教授提醒大家,聽力下降也要查查大腦影像,別讓腦腫瘤“偷走”了我們的聽力。
來自內蒙古的鄭先生今年66歲,三年前他便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的現象,跟別人說話老是打岔,鬧出不少笑話,去當地耳鼻喉科檢查,也沒發現明顯異常,只是認為年紀大了,耳朵背很正常,就沒有特別在意。後來,鄭先生出現了頭暈、走路不穩、走路偏斜的症狀,而且越來越重,這才引起重視。去醫院檢查後發現,鄭先生的頭裡長了一個聽神經瘤,他在一家醫院做了伽馬刀治療,症狀略有好轉。然而,去年鄭先生再次出現了以上症狀並且伴有左側面部麻木感,於是他來到了醫院,經檢查腦腫瘤已經增大。
於春江教授在電生理監測下為鄭先生做了腫瘤切除術,手術中發現該患者腫瘤很大,位於左側橋腦小腦角區域,緊鄰神經和血管,且與腦干緊密相連,面神經已經被腫瘤壓得很薄,經過仔細分離,最終完好地保護了神經、血管、腦干及小腦組織。
於春江教授介紹說,聽神經瘤為神經外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早期症狀可有聽力下降、單側耳鳴,隨著病情發展可表現為進行性聽力下降及頭暈,最後聽力完全喪失;進一步發展會出現聲音嘶啞、飲水嗆咳、吞咽困難、走路步態不穩等;病程晚期可出現頭痛加重、嘔吐、視力下降等,嚴重時危及生命。目前聽神經瘤公認的最有效治療方法是手術徹底切除。
我國有聽力殘疾人近3000萬,居各類殘疾之首。據研究,聽力殘疾中一半可通過初級耳
近半耳病是累出來的連續加班三天,突然一只耳朵聽不見了,武漢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袁琨前不久就接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