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耳部護理 >> 小孩耳垢多也不要經常掏?

小孩耳垢多也不要經常掏?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伏在媽媽膝上側著腦袋,媽媽溫柔地幫孩子掏耳朵……畫面固然溫馨,然而專家提醒,兒童的耳朵非常脆弱,耳朵不是掏得越勤越好。耳朵總是越掏越想掏,但不少人忽略了掏耳朵的危害,為此記者日前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專家。

  Q

  總 感 覺 耳 朵癢,越掏越想掏,是什麼原因?怎麼辦?

  A

  這是由於掏耳朵太勤引起的,有一定心理因素,更主要的是掏耳朵會使耳內油脂損失,耳道皮膚變得敏感,形成“越掏越想掏”的惡性循環。耳垢是不需要經常掏的,適量的耳垢反而能保護耳道。耳垢有潤滑皮膚和保護外耳道的作用,可以阻擋細菌、昆蟲進入耳朵。如果沒有耳垢保護,細長的外耳道非常容易受到病菌感染。除此之外,耳垢中的油脂能使耳道保持溫度和濕度。因此,耳朵並不是越“干淨”越好,過分“干淨”的耳朵反而更可能成為耳疾的溫床。

  Q

  我是“油耳”,不掏的話耳朵給堵住了怎麼辦?

  A

  正常情況下,就算不掏耳朵,耳朵分泌物也會和灰塵、皮膚碎屑等結成小塊,借助咀嚼、張口等下颌運動自行排出。油耳並不會造成耳朵堵塞,油耳者的耳道分泌物是油狀或糊狀粘稠的,不容易結塊,反而更加不易堵住耳道。由耳垢干燥成鱗屑狀的“糠耳”,也不會造成耳朵堵塞。油耳雖然從外觀上看起來不太干淨,但只要沒有不適就不必過分擔心。如果耳垢完全堵住耳朵,形成耵聍栓塞,應該馬上就醫,不要自己掏,以免造成損傷。

  Q

  游泳時耳朵進水,很擔心耳垢結塊,怎麼把水弄干?

  A

  游泳、洗頭一般不會導致耳垢遇水膨脹。如果擔心,建議用干淨的毛巾包住手指在耳廓處輕輕清潔即可,不要用力挖耳道。成年人外耳道的長度大概是2.5厘米,其最底部就是鼓膜,硬塞很容易損傷耳朵皮膚甚至鼓膜。如有消毒的棉簽也可以用棉簽輕輕沾去外耳道入口處的水跡,動作要輕柔,力道適中,不要伸入太深。

  Q

  為什麼孩子耳垢這麼多?要經常幫他掏耳朵。

  A

  兒童的新陳代謝比成年人旺盛,耳垢多是正常的,只要沒有出現聽力下降或疼痛等不適就不必掏耳朵。耳朵構造復雜,兒童耳朵由於還沒有發育完全,外耳道比成人更短、更窄,更加容易受到傷害。而且孩子有時掏耳朵覺得疼也不會正確表達,這樣更容易出問題,為此不建議經常為孩子掏耳朵。

  Q

  指甲、耳挖和棉簽,使用哪種方法掏耳朵更好?

  A

  只要沒有耳朵疾病等特殊原因,平常人沒必要掏耳朵。無論是用手、耳挖或棉簽掏耳朵,都存在一定隱患。

  棉簽如果沒有消毒,可能帶有真菌和細菌,誘發霉菌性外耳道炎。此外,很多人掏耳朵時用力過大,容易使耳內皮膚受壓並損傷。

  耳挖也因為反復使用,上面攜帶的細菌和真菌更多,更易造成感染。而且耳挖是金屬制物,容易損傷耳內皮膚。

  用指甲掏耳朵更不可取,手指帶有大量細菌真菌,指甲尖又非常尖銳,非常容易損傷耳道皮膚。更不建議在美容院接受采耳服務,因為服務員缺乏專業知識,采耳本身就可能對耳朵造成損傷,甚至可能掏破鼓膜。更重要的是,這些地方的采耳工具大多沒有消毒,很容易造成客人之間的相互傳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全國愛耳日:愛兒 更要愛耳

  流水的潺潺、鳥兒的呢喃、家人的呼喚……各種聲音讓孩子認識並愛上這個世界。要保證孩

噪音為何會引發耳聾?詳解病理原因

  說到噪聲,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住在鐵路、馬路、高架等附近的人,感受要比一般人更深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