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耳部護理 >> 預防耳鳴耳聾不妨做做中醫保健操

預防耳鳴耳聾不妨做做中醫保健操

  昨天,記者在杭城幾家醫院的耳鼻喉科了解到,不少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會出現耳鳴、耳聾的症狀,而年輕人過度疲勞,也會導致突發性耳聾。專家提醒,一旦發現耳朵有不適症狀,要及時到醫院耳鼻喉科進行檢查,平時也可以做做預防耳聾的中醫保健操。

  心血管疾病也會引起耳聾

  54歲的李阿姨家住杭州城西,這兩三個月來,她的耳朵裡總會有個聲音在嗡嗡作響。家裡人與她聊天,也往往得大聲說上很多遍才能聽清。開始幾天李阿姨沒有注意,覺得這可能只是偶然的耳鳴,過段時間就會好。可是出乎她的意料,耳鳴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偶爾還有頭昏頭痛的感覺,尤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響得更厲害,根本無法入眠。李阿姨感到很恐懼,害怕自己的耳朵會失聰。

  昨天,李阿姨在子女的陪同下,來到杭州市一醫院耳鼻咽喉科做檢查。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李阿姨的雙耳存在高頻耳鳴的症狀,右耳出現聽力部分喪失的現象,再不就診極可能失聰。

  市一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賈月芝說,李阿姨出現耳鳴、耳聾現象,並非耳朵本身存在功能障礙,很有可能是因為心腦血管疾病造成的,建議她去做個CT檢查。

  經檢查發現,李阿姨的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出現耳鳴、耳聾也是由此引起。因為耳的聽覺感受器位於內耳,內耳感受器的微細結構與大腦組織一樣,不耐受缺血和缺氧,而且其缺氧的耐受性比心肌更為敏感。所以,一旦動脈硬化發生,內耳血液供應因動脈硬化、狹窄而缺血,繼而發生耳鳴、耳聾、眩暈等症狀。

  過度勞累致突發性耳鳴耳聾

  賈月芝醫生說,導致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長期接觸噪音、不良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而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聽力下降的一個重要病因,常常是動脈硬化、冠心病、短暫性腦缺血的表現之一。調查顯示,老年耳聾患者中70%患有動脈粥樣硬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50歲以後,人體各個髒腑器官開始衰老,耳蝸基底膜、聽覺細胞和聽神經開始老化、萎縮,65~75歲的老年人中,耳聾發病率可高達60%左右。另外,老年人內分泌機能的紊亂,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可以造成或加劇耳聾的發展。

  “除了疾病、噪音、不良生活習慣以及煙酒,可能會引起耳朵聽力下降外,過度勞累也會導致聽力下降或造成突發性耳鳴、耳聾,這以年輕患者居多。”

  近年來,在賈醫生接診的患者中,還有不少年輕患者由於體力透支、過度勞累而出現突然性耳鳴、耳聾。家住杭州的王女士才31歲,剛休完產假上班,白天要承受大量工作,晚上還得照顧啼哭的寶寶。一段時間下來身體吃不消,兩天前耳朵突然聽不見聲音。經確診,王女士正是由於長期作息不良以及過於勞累,導致突發性耳聾。

  發現聽力減退就應到醫院檢查

  據了解,中國有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2057萬,其中7歲以下聾兒達80萬,老年性耳聾949萬。由於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約新生聾兒3萬余名。聽力障礙嚴重影響著這一人群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聽力殘疾嚴重影響人體身心健康,不僅直接導致溝通交流障礙,還會引發多種心理問題,極大地損害生活質量。

  “耳聾是聽覺異常、聽力下降的表現。耳鳴、耳聾兩者常常同時出現。”賈醫生說,如果耳鳴沒有及時治療,很有可能造成耳聾。誤診後即使經過藥物治療,也只能暫緩耳鳴的加劇,無法完全使患者恢復正常聽力。一旦發現聽力減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確定病變性質,盡早治療,防止加重,造成失聰。

  ●服務

  預防耳聾

  做做中醫保健操

  如何預防耳鳴、耳聾症狀出現呢?省中山醫院針灸科高宏主任醫師說,針灸是治療耳鳴、耳聾的重要方法。耳鳴患者要盡可能遠離引起耳鳴的一切誘因,例如噪音、不良的生活習慣、不良嗜好等。同時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耳鳴的緩解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遠離一些飲食的禁忌和采用對症的食療,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賈月芝主任提醒,老年人要多吃清淡食物,以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發生。多吃素食,冠心病發病率少,老年人聽力也能保持較好。相反以肉食為主,血膽固醇較高,心血管病發病率高,老年人聽力亦差。同時注意科學用藥,對於一些耳毒性藥物,例如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等耳毒性藥物,要注意對症下藥。即使應用時,也要用最小的有效劑量在最短的時間治療,以免帶來副作用。

  此外,高宏主任醫師建議,平時可以在家中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預防和輔助治療,例如按捏耳廓、穴位就能取得不錯的防治效果。同時避免天氣的變化引起感冒等疾病,導致患者耳鳴病發。

  預防耳聾的保健方法

  按捏耳廓:用食指和大拇指先從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後從下至上按捏,反復按捏至雙耳有發熱感,一般一次1-2分鐘;

  掩耳鳴鼓:兩掌搓熱,用兩掌心分別掩住左右耳,手指托住後腦部,食指壓在中指上,使食指從中指上滑下,以此彈擊後頸發際處,可聽到咚咚之聲,如擊天鼓,共擊50次;

  掌心震耳:兩手掌搓熱,用搓熱的兩手掌心捂住兩耳,手掌與耳朵完全封閉,然後兩掌突然松開,聽到叭的一聲,起到震耳的作用,共50次;

  過頂提耳:先右臂彎曲過頭頂,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左耳耳尖向上提拉,拉50次;同法再換左手提拉右耳50次;

  按揉穴位:用兩手拇指端分別按揉兩側聽宮穴、翳風穴,力度以感覺酸脹為佳。按揉時注意張開嘴,每穴1分鐘;

  搓擦湧泉:手掌側立,用側掌面來回搓擦湧泉穴(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直到足底心發熱。

  (以上動作每天早、晚分別做一次, 操作時根據自己的耐受力,適當掌握速度和壓力,每個動作做完後局部有發熱感為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寶寶感冒也會損傷耳朵

  8個月大的寶寶感冒後邊哭邊抓耳朵,家長不知何故,到醫院才知是感冒引發中耳炎,孩子

壞習慣讓聽力早衰幾十年

  今年的3月3日是全國第16個“愛耳日”,主題是“安全用耳,保護聽力”。但遺憾的是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