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護理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護理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護理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acutesuppurativeotitismedia)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身體抵抗力下降,全身慢性疾病以及臨近部位的病灶疾病,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及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致病菌進入中耳的途徑常見咽鼓管途徑、外耳道鼓膜途徑及血行感染。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護理

  臨床資料

  1.1病因及感染途徑: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身體抵抗力下降,全身慢性疾病以及鄰近部位的病灶疾病(如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化膿性鼻窦炎等),小兒腺樣體肥大等是本病的誘因。

  1.2一般表現評估全身症狀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狀較明顯,可有畏寒、發熱、怠倦、食欲減退,小兒症狀較成人嚴重,可有高熱、驚厥,常伴有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鼓膜穿孔後,體溫逐漸下降,全身症狀亦明顯減輕。評估專科表現為耳痛、耳鳴聽力減退、耳漏等。2護理

  2.1一般護理患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人群,應遵照醫囑應用抗生素,最好連續使用1周,有高熱者可同時酌情用退熱藥。在鼓膜尚未穿孔時,可用1%酚甘油,減少疼痛;已穿孔者,則可用抗生素滴耳藥,如0.5%卡那霉素或2.5%氯霉素,或滴眼藥水於耳內,每日滴3-4次,連續數天直至不流膿為止。但滴藥前應先揩去耳道內的膿液(可用過氧化氫即雙氧水揩)。滴藥時,使病側外耳孔向上讓耳藥在耳道內滯留數分鐘,以易於進入中耳內。在鼓膜沒有愈合之前,應避免污水進入耳道,故不宜游泳。小兒若反復發作化膿性中耳炎可能會影響聽力,故必須注意預防。在哺乳期,喂哺時應避免奶汁流入耳道內;睡在床上愛哭的孩子,要防止淚水流入耳內;常常感冒的小兒,不要用力擤鼻,以免影響耳咽管。

  2.2專科護理全身給予抗感染治療,直至症狀完全消失,並在症狀消失後繼續治療數日,方可停藥。遵醫囑給予l%的麻黃鹼滴鼻,可減輕鼻咽黏膜腫脹,有利於恢復咽鼓管功能。術後二日患者可下床活動,護理人員應做好平衡功能的訓練,護士站在患者術耳一側,扶助病人,患者可用另一側手扶牆緩慢行走,第一次行走時間不宜過久,以後可逐漸增加運動量。對於耳痛明顯的患者,應分散病人注意力,降低機體對疼痛的感受性。注意休息,調節飲食,疏通大便。重症者應注意支持療法,如靜脈輸液、輸血或血漿,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必要時需請兒科醫生協同觀察處理。鼓膜穿孔前首先遵醫囑給予2%的苯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然後適時行鼓膜切開術,可暢通引流,有利於炎症的消散;鼓膜穿孔後應選0.3%的用氧氟沙星滴耳液,0.25%或0.1%的氯霉素滴耳液,當炎症完全消退後,穿孔可自行愈合。穿孔長期不愈者,可做鼓膜成形術。

  2.3護理要點保持外耳道干淨,但不能重拭重擦。睡眠時患耳應在下側,同時注意不能受到壓迫。如為小兒,在哺乳時,要采取適當的體位,即應豎抱而不能橫抱。按時服藥及換外用藥。換藥器具注意嚴密消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