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防治突發性耳聾高招

防治突發性耳聾高招

  重視不同耳鳴聲發出的信號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突發性耳聾的病人有逐漸增多的趨勢,但只有10%~15%的突聾患者在發病期間能夠明確病因。

  “一般認為,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律、睡眠障礙等可能是突發性耳聾的主要誘因。”專家指出,突發性耳聾在國外高發的年齡是50歲左右,我國是41歲左右高發,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幾乎都是精英人士,是壓力最大的人群。這部分人群睡眠質量差、長期精神緊張、過度勞累。耳鳴通常是突發性耳聾最主要的一個前期征兆,大約八成的突發性耳聾患者之前都出現過耳鳴,有的還會同時出現耳內悶脹感、眩暈、惡心、嘔吐等不適。但大家通常都難以想到這些症狀會跟突發性耳聾掛上鉤。

  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不單是耳朵的問題,而且有可能是腦血管意外的先兆,或是腦血管意外當中比較輕的一個類型。著名的《柳葉刀》雜志登載過:出現突發性耳聾,發生腦血管意外的概率比常人高出6倍。他解釋說,內耳的血管是腦血管的一個分支。人從動物進化到人以後,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就是頭部的供血增加了,占到全身血供的60%,而內耳這樣的小器官的血供居然就占到全身血供的14%,是個“耗能大戶”。一旦身體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身體首先會丟掉內耳的功能。只要在發病兩周內就醫及時治療,療效能達到80%以上,但拖過兩周以後療效會降到只有30%。

  怎樣才能早期發現突發性耳聾呢?專家提醒說,不同的耳鳴聲其實就是不同的信號。比如內耳出問題,往往發出的聲音是馬達聲;神經系統出現問題,耳鳴通常是尖叫的聲音;而中樞系統出現問題的耳鳴聲,一般是顱鳴。出現這三種耳鳴,必須馬上去醫院的耳鼻喉科詳細檢查。而平時則要注意在緊張工作之余放松精神,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及身體免疫力,避免感冒,預防病毒感染;另外,注意勞逸結合、莫過度勞累,同時保持身心愉悅,配以合理的膳食、均衡的營養,多吃新鮮蔬果,減少煙、酒、咖啡等帶來的刺激。對於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應積極控制。如果發現有突發聽力下降等症狀,應該盡快到正規醫院專科就診,大部分可以治愈,而且是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恢復越快。

  防噪聲性耳聾

  戴耳機時間莫太長音量別太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有意無意地接觸到噪聲。而長期受噪聲刺激,同樣可發生緩慢的、進行性的聽覺損傷,即噪聲性耳聾。很多年輕人無論走路、坐車、看書都喜歡戴耳機聽歌、學英語等,而且耳機的音量開得越來越大,甚至無法聽清楚家人或者朋友的聲音,才發現聽力出現了問題。

防治突發性耳聾高招

  專家解釋說,這是由於長期受噪聲刺激而發生的緩慢、進行性聽覺損傷,這種損傷程度與噪聲的強度和接觸噪聲的時間有關。短時間暴露於噪聲環境所引起的聽力下降,一般離開噪聲環境數小時至數十小時聽力可自然恢復,稱為聽覺疲勞。但在聽覺疲勞的基礎上繼續接觸噪聲暴露,可發展為器質性退行性病變,導致聽力損失不能完全恢復,出現永久性的損傷。

  該如何預防噪聲性損傷呢?專家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遠離噪聲源:倘若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間喧鬧、人聲喧嘩等各種噪聲,會導致內耳的微細血管經常處於痙攣狀態,內耳供血減少,聽力急劇減退。因此,盡量避免或減少噪聲的干擾,不要常接觸特別吵的環境,像KTV或是比較吵的餐館等地方盡量少去。

  2.注意防護聽力:如果必須在特別吵的環境中待,盡量戴耳塞隔離噪音。

  3堅持三個6原則:在噪聲大的環境下不要待超過60分鐘;使用耳機時環境要安靜,應盡量避免坐地鐵、坐公交車時戴耳機聽東西,以免不由自主調高音量蓋過噪音,建議聽耳機時音量不要超過總體音量的60%,每次不超過半小時,盡量用耳罩式耳機;與人交流時聲音別太大,不要超過60分貝,打手機時條件允許的話盡量用免提接聽。

  防慢性中耳炎

  切莫隨便使用滴耳液“自治”

  耳朵有流膿性的分泌物,很多人都會到藥店買滴耳液滴耳。“然而有些滴耳液卻是有腐蝕性的,滴入耳朵以後不但不治病,反而會加重病情。”專家提醒說。該如何正確選擇滴耳液呢?他建議,膿多時,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前,應先使用雙氧水將膿液清除,再選擇0.3%氧氟沙星、0.25%氯霉素或復方利福平等滴耳液,如有過敏因素存在的話,可於抗生素藥水內加入糖皮質激素混合滴耳。膿少時,可用乙醇甘油制劑,如3%硼酸乙醇、3%硼酸甘油、2.5%氯霉素甘油等等滴耳。

  另外,不正確滴耳也會影響療效。專家說,臨床上有些長年耳朵流膿的患者感染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經過細問才發現是跟滴耳方法不當有關。他支招說,滴耳時可坐位或者臥位,病耳朝上,將耳郭向後上方牽拉,滴入藥水3~5滴,然後按壓耳屏數次,使藥水進入中耳內,5~10分鐘變換一下體位。如果是大冷天,滴耳應注意藥水溫度,避免頭暈。此外,抗生素滴耳液不宜長期使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冬季預防中耳炎比預防感冒重要

中耳炎在冬季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那麼你知道冬季引發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冬季中耳炎患者大都是因為感冒引起的,

鼻息肉的五個預防

鼻息肉患者都知道,該病目前沒有能夠治愈的方法,通常都是采用摘除的手術治療方式直接解決痛苦,可是摘除後依然要面臨復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