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護理慢性中耳炎的辦法

護理慢性中耳炎的辦法

  耳部方面出現了中耳炎的症狀之後,帶給患者相當嚴重的傷害,特別是小寶寶發病後就會影響到他們的成長,中耳炎疾病是要重視起來的,而且對於耳部方面的護理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了解一下中耳炎的護理措施是什麼呢。

  中耳炎是寶寶發生耳痛的一種常見病因,寶寶常會感覺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時耳痛就會加劇。較大的寶寶會說耳痛,但嬰幼兒由於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常表現為煩躁、哭鬧、夜眠不安、搖頭或用手揉耳等。由於吸吮和吞咽時耳痛會加劇,所以患中耳炎的寶寶往往不肯吃奶。這主要與寶寶的耳部解剖特點有關。與成人相比,寶寶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狀,且較寬、直、短,故寶寶患上呼吸道感染時,鼻咽部的細菌或病毒容易通過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護理慢性中耳炎的辦法

  65%的寶寶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內,至少會受到一次耳炎或其他聽覺器官疾病的侵擾。如果染病寶寶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可能會導致失聰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寶寶反復患急性中耳炎,還可能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系,比較好去正規的耳鼻咽喉科室確診。一般來說,寶寶中耳炎在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後,穿孔的鼓膜可以自然愈合。現在還有不少家長用偏方治中耳炎,也就是將某些中藥或藥片磨成粉吹進耳朵裡,這是很危險的。

  如果藥末堵塞鼓膜的穿孔處,內耳鼓室內的膿液引流不暢,長期刺激、腐蝕鼓膜,可使炎症向周圍組織擴散。嚴重時膿液可向顱內蔓延,引起硬腦膜外膿腫、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等並發症。顱外並發症如耳後骨膜下膿腫、迷路炎和周圍性面癱等,這些並發症的發生將會有生命危險。寶寶如果出現中耳炎是話不僅要治療,護理對患兒的寶康復也是十分有幫助的,專家建議大家在給寶寶治療中耳炎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讓寶寶恢復的更快。

  中耳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父母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為孩子選擇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切不可盲目亂用抗生素。給藥途徑多選擇靜脈點滴,這可以使藥物更快地到達病灶,發揮作用。向耳道內滴藥是治療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藥可以直接作用於病灶局部,使藥物的作用發揮得更充分。在給孩子滴藥的時候,可以讓他側臥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頭向一側偏斜,然後進行滴藥。孩子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傾斜度,所以在滴藥前應將耳道拉直,以便藥液順利流入耳道。滴入藥液後,要用手指輕壓孩子的耳屏數次,使藥液到達患處。

  如果孩子的耳朵有出膿的現象,應先用3%雙氧水清潔他的耳道,然後再滴藥。孩子滴藥後要側臥,待藥液滲入組織後再起來活動。在給孩子滴藥前要注意:藥液溫度要與體溫相近,如果藥液過冷的話,應該稍稍加溫,以免孩子在藥液滴入後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此外,滴藥的滴管不要接觸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

  在看到了相關的知識之後,朋友們清楚的了解到了護理中耳炎的措施有哪些了,中耳炎疾病的病因較多,而且會困擾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也會危害到他們耳部的健康,提醒大家應當將中耳炎了解透徹,應對此病護理也要重視起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常捏寶寶鼻子容易惹病

媽媽們都覺得寶寶鼻子又塌又扁,捏一捏,或許能挺起來呢;寶寶很調皮,捏捏鼻子,笑罵一下;寶寶不吃藥,捏捏鼻子,灌進

康復期鼻咽癌飲食護理

康復期鼻咽癌飲食護理  鼻咽癌是鼻咽腔頂部與側壁的惡性腫瘤,但治愈的希望還是比較大。由於鼻咽癌與飲食有著特殊的關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