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耳鳴的中醫療法及日常保健

耳鳴的中醫療法及日常保健

  耳鳴是患者在耳部或頭內感到的一種聲音。耳聾是聽覺系統的傳音、感音功能異常所致聽覺障礙或聽力減退。耳鳴、耳聾往往同時並見,二者的辨證論治基本相同,均可分為以下五型辨治:

  痰火郁結型:症見耳如蟬鳴,聽力下降,頭昏沉重,胸悶脘痞,咳嗽痰多,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治宜清火化痰,降濁開竅。方用黃連溫膽湯加減。藥用法半夏、陳皮、黃芩、枳實、杏仁各10克,全瓜蒌、茯苓各15克,黃連、膽南星、甘草各6克。

  腎精虧損型:症見耳如蟬鳴,夜間較甚,聽力下降,頭暈眼花,腰膝酸軟,多夢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補腎益精,潛陽肅竅。方用耳聾左慈丸加減。藥用熟地黃、山藥、磁石各20克,山茱萸、牡丹皮、澤瀉、茯苓、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

  脾胃虛弱型:症見耳鳴勞累後加重,耳內空虛或發涼。倦怠乏力,納呆便溏,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弱。治宜健脾益氣,升陽通竅。方用益氣聰明湯加減。藥用黨參、黃芪各20克,白術、葛根、蔓荊子、石菖蒲各10克,當歸15克,陳皮、川芎、柴胡、升麻各6克。每日一劑,水煎兩次,分2~3次溫服,10天為一療程。

  風熱侵襲型:症見耳脹耳鳴,聽力下降,頭痛惡寒,發熱口干,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散邪宣竅。方用銀翹散加減。藥用金銀花、連翹、蘆根各15克,桑白皮、荊芥、淡豆豉、牛蒡子、菊花、桔梗、石菖蒲、蔓荊子各10克,竹葉、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

  肝火上擾型:症見耳如雷鳴,生氣加重,耳脹耳痛,頭痛眩暈,目紅面赤,口苦咽干,夜寐不安,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肝洩熱,解郁通竅。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龍膽草、生大黃各6克,栀子、黃芩、柴胡、木通、車前子、澤瀉、石菖蒲各10克。

耳鳴的中醫療法及日常保健

  什麼對緩解耳鳴有效?

  耳鳴,可能大家都感受過,就是耳朵裡面嗡嗡作響,響的讓你心煩,讓你坐立不安,甚至會影響健康,那麼耳鳴該如何治療呢?下面中醫為大家介紹幾種輔助的治療方法,可有效的緩解耳鳴症狀。

  一、配個MP3

  選些自己喜歡的、比較舒緩的音樂聽,每日聽3次,每次40~60分鐘,音量要既能聽到自己耳鳴聲,又能聽到音樂的聲音。大約半年的時間就能夠在大腦中重新建立起一種條件反射系統,切斷惡性刺激從大腦皮層傳向邊緣系統的通路,從而減輕或治愈耳鳴。

  二、吃什麼對緩解耳鳴有效?對症食療

  一般老年人因腎虛耳鳴的較多,可每天吃幾個核桃,或常食用烏雞膏粥:烏雞50克,粳米150克,加水做粥。脾虛所致的耳鳴可常食用柿棗餅、蓮實粥。柿棗餅:柿餅、紅棗各30克,山萸肉10克,面粉100克,制作成餅。蓮實粥:將蓮子研為碎末,每次取蓮子粉15克,加入糯米30克,煎煮服用;或新鮮蓮煮粥,適合心脾兩虛導致的耳鳴。

  三、經常做做自我按摩

  兩手掌心緊按兩耳外耳道,使外耳道口暫時處於封閉狀態,兩手的中指放於枕部,食指疊放於中指上,食指從中指上滑下,輕輕叩於腦後枕部,這時耳中有放炮樣聲響,如此連續開閉放響9下。以上算作1回,每次可做3回,每天可做3次。

  耳鳴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耳鳴是聽覺功能的紊亂現象,也是聽分析器對適宜的和不適宜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耳鳴,有間歇性,也有持續性。有單一頻率窄帶噪音或白噪音等多種表現。耳鳴原因很多,常為某些疾病特別是重聽的伴隨症狀。耳鳴一般可分為中樞性及周圍性兩大類。周圍性耳鳴根據是否被別人聽見分為主觀性耳鳴和客觀性耳鳴。前者多見,後者少見。耳鳴又可根據其特征分為持續性耳鳴與節律性耳鳴。持續性耳鳴可有單一頻率或多頻率聲調的混合,多為主觀性耳鳴。節律性耳鳴多與血管跳動一致,偶爾與呼吸一致,耳鳴的頻率較低。如為肌肉收縮引起,則耳鳴的頻率較高。節律性耳鳴,多為客觀性耳鳴。

  噪聲性損害的預防:

  降低或控制噪聲源,即將其控制在國家允許范圍(85dB)之內。

  阻隔噪聲的傳播,用吸聲材料,隔聲牆降低噪聲強度。

  預防性治療,服用維生素B、C以及鐵、鋅等微量元素,有一定預防作用。預防耳毒性藥物中毒:

  嚴格掌握用藥適應症,杜絕濫用,絕不多用。

  避免聯合應用2種以上耳毒性藥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病人不宜吃的食物有哪些

中耳炎俗稱“害耳底”,是常見耳病之一。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可分為化膿性和非化膿性兩種。化

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家庭護理

為了避免過敏性鼻炎的復發,平時家庭生活中患者應該努力做好耳鼻喉疾病的日常護理,遠離可能造成鼻腔粘膜受到刺激的因素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