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鼻部疾病治療 >> 膽囊息肉迅速增大怎麼辦?

膽囊息肉迅速增大怎麼辦?

  網絡問病

  @張小姐

  我今年34歲,3個月前體檢發現膽囊單個息肉5×3mm, 依照醫生的囑咐最近復查B超發現息肉已經長到9×5.4mm。由於息肉增大比較明顯,醫生建議手術摘除膽囊。由於身體無不適,又害怕切除了膽囊對身體有影響而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醫生叮囑我一個月後再B超復查,如仍有增大就應當及時手術。聽說膽囊息肉有惡變的可能,怕耽誤了病情,但又下不了做手術的決心。後來在多家大醫院看過幾個醫生,醫生看了B超單後都很肯定地說不會是膽固醇結晶,一定是真性息肉。我想先嘗試網上醫療廣告上介紹的膽道鏡腹腔鏡保膽取息肉的方法,但大多醫院都建議直接切除膽囊。不知道這種情況,該怎樣處理?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膽胰腺外科陳汝福教授:

  膽囊息肉在病理上可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一般為單發,有惡變的可能;而非腫瘤性息肉多為炎性息肉或膽固醇性息肉,呈多發。

  膽固醇性息肉是膽囊粘膜膽固醇結晶沉積,約占所有息肉的50%左右,一般帶有蒂,容易脫落成為結石形成的核心或成為膽囊炎的誘發因素。因為屬於非腫瘤性息肉,膽固醇息肉不會惡變。

  B超是診斷膽囊息肉以及鑒別診斷不同類型膽囊息肉的首選方法。特別是膽固醇息肉的B超影像學表現較具特征,絕大多數可獲得正確診斷。如果B超未能鑒別,可以通過超聲內鏡檢查、CT或MR等進一步檢查來鑒別。如果還不能鑒別的話,只能切除膽囊後病理切片後在顯微鏡下才能鑒別,肉眼是難以分辨的。

  一般認為,膽囊息肉是膽囊癌的誘發因素,近些年來國內外也有許多關於膽囊息肉癌變的報道,尤其在伴有結石時,癌變幾率會明顯提高。因此對本病以下情況視為惡性病變的危險因素:直徑超過1cm;年齡超過50歲;單發病變;息肉逐漸增大;合並膽囊結石等。

  膽囊息肉如有明顯症狀,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腸和其他膽道疾病後,宜手術治療。無症狀的病人有以下情況仍考慮手術:直徑超過1cm的單發病變;年齡超過50歲;連續B超檢查發現增大,腺瘤樣息肉或基底寬大,合並膽囊結石或膽囊壁增厚。病人如無以上情況,不宜急於手術,應每6個月B超復查一次。一般膽囊息肉手術都要切除膽囊。

  切除膽囊後有部分病人會出現所謂的胃腸道症狀,或出現腹痛,發熱,黃疸等,我們稱為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征。根據病史(膽囊、膽管或胃、十二指腸手術史)、術後發生的發熱、腹痛和黃疸即應考慮到術後膽管結石、膽管狹窄可能。膽囊息肉診斷明確的話,切除膽囊後一般不出現上述症狀,但約有25%~30%可出現一過性胃腸道症狀,一般三個月到半年內消失,約有2%~8%可因症狀持續,而需要積極治療。

  一般從飲食調節(如:多食各種新鮮水果、蔬菜,進食低脂肪、低膽固醇食品)即能幫助病人度過這段術後不適的時間,部分病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緩解症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過敏性鼻炎的有效治療方法

  過敏性鼻炎的表現為鼻子發癢、陣發性打噴嚏、劉清水樣鼻涕,嚴重者會出現記憶力減退、

過敏性鼻炎防治方法選擇

  因此眾多過敏性鼻炎人群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究竟應該選擇哪種防治方法,才能擺脫過敏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