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耳部疾病治療 >> 人工耳蝸怎麼選擇

人工耳蝸怎麼選擇

  在我國,聽力殘疾居最常見的五種殘疾之首,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聽力殘疾人已達2 780萬,其中7歲以下a兒童有80萬,12歲以下兒童有100萬。

  國外的研究表明,小兒先天性聽力損傷的發病率約為1‰~3‰,其中重度至極重度聽力障礙的發病率約為1‰。如何幫助重度及極重度耳聾患者進行聽力重建和語言康復,一直是醫學界的一大難題。

  始於上世紀50年代的人工耳蝸,是目前仿生學科技含量最高的一種電子裝置,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近年高新技術的出現,已經成為目前全聾患者恢復聽覺的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它可以代替病變受損的聽覺器官,將聲音編碼成電子信號,直接刺激聽神經,使耳聾患者的聽力接近正常,並經過訓練,達到語言交流的目的。

  人工耳蝸分為外部裝置和植入體內的裝置兩部分。外部裝置分別為言語處理器,方向性麥克風和傳送部件,植入裝置包括電極系列和接受刺激部件,植入體內的裝置可以繞過受損的耳蝸,直接刺激聽神經,使患者重新獲得聽力。

  當患有雙耳重度和深度耳聾,佩帶特大功率助聽器不能奏效且診斷病變位於耳蝸時,就可考慮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深度耳聾患者(特別是兒童),應盡早接受人工耳蝸的植入,以縮短耳聾的時間,抓住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從而獲得更好的康復效果。

  小兒患者選擇標准

  1.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耳聾者(PTA 3Fs>80dB)。

  2.年齡在18個月~9歲者。

  3.佩帶3~6個月合適助聽器經過聽力康復訓練後聽力改善基本無效或微效者。

  4.無手術禁忌症。如急慢性外、中耳炎發作期和全身器官不適合手術者。

  5.父母及家人對小兒 改善聽力具有強烈的願望。

  6.有良好的家庭支持和良好的聆聽環境。

  7.對人工耳蝸有正確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

  8.針對小兒患者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聽力康復和教育計劃。

  青少年患者選擇標准 

     青少年患者一般指9~20歲的語前聾患者。

  1.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耳聾者(PTA 3Fs>80dB)。

  2.自幼有佩帶助聽器史及聽力或言語訓練史者。

  3.助聽器無效或效果很差,在最好的聆聽環境下言語識別率測試得分<40%者。

  4.可利用口語、聽交流或唇讀交流者。

  5.無手術禁忌症。如急慢性外、中耳炎發作期和全身器官不適合手術者。

  6.有家庭和朋友的支持,本人強烈希望回到有聲世界,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7.有良好的文化知識獲得環境和聆聽環境。

  8.對人工耳蝸有正確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

  成人患者選擇標准  

       患者為語後聾(患者已有語言和口語學習經驗後發生的耳聾)。

  1.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耳聾者(PTA 3Fs>80dB)。

  2.助聽器無效或效果很差,在最好的聆聽環境下言語識別率測試得分<40%者。

  3.無手術禁忌症。如急慢性外、中耳炎發作期和全身器官不適合手術者。

  4.有家庭和朋友的支持,本人強烈希望回到有聲世界,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5.對人工耳蝸有正確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

  人工耳蝸植入工作需要一組專業人員及患者和家屬共同配合來完成。人工耳蝸工作小組成員包括耳科醫生、聽力學家、心理學家、聾兒教師、語言康復師和家長,這些專業人士共同對患者進行評定、輔導、手術和康復,以幫助家長和患者正確認識人工耳蝸,建立適當的期望值,使人工耳蝸在患者身上發揮最大的功能。

  人工耳蝸術雖然可以使聾兒重新感受到聲音的美妙,但由於人工耳蝸的技術含量高,所以價格昂貴,大約在14~22萬元左右。這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費用,很多患兒就是因為經濟原因而喪失了聆聽世界的機會,影響了人生的發展。

  為了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困難,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市殘聯共同開展了一項針對聾兒的資助項目——“慧聰行動”,對於天津市的低保家庭中13歲以下的聾兒提供15萬元資助金,為非低保的天津市家庭13歲以下的聾兒資助3萬元。

  願耳聾患者在不久的將來,都能植入人工耳蝸,親自聆聽聲音的美妙,親身感受世界的美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耳鳴患者手冊

  因耳聾耳鳴病因復雜,病變性質和部位不同,需作詳細檢查,准確判斷,才能有效治療。   造成耳鳴的原因   

導致耳聾的原因是什麼呢

  耳鳴耳聾在生活中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主要症狀表現在聽力上出現嚴重的障礙、嚴重的影響了患者各個方面的工作。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