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耳部疾病治療 >> 怎樣護理幼兒中耳炎?

怎樣護理幼兒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中耳腔急性或慢性發炎,是4歲以下孩童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中耳炎是由於耳咽管(連通中耳腔和鼻腔後壁)功能不良或阻塞,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引起聽力障礙,甚至造成語言發展遲緩和學習能力差。

  造成中耳炎的危險因子

  根據國外的調查報告,過敏性鼻炎常常發生在耳朵感染之前。研究還指出,3歲以上的寶寶,若有反復或慢性中耳感染,有50%並發過敏性發炎。其他可引起中耳炎的原因還有感冒、鼻窦炎、過度肥大腺樣體、腭裂、鼻息肉、甲狀腺功能不好和鼻腔腫瘤等。

  急性中耳炎的好發年齡

  單純急性中耳炎常見於6個月至1歲的寶寶。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幾率就會下降。但中耳炎並發積水常發生在2~7歲的寶寶身上,不及時治療會引起聽力喪失及其他顱骨內或顱骨外的並發症,例如腦炎、腦膜炎、腦部化膿、乳突炎等。

  發生中耳炎的成因

  6歲前,耳咽管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常引起無效的中耳腔換氣,再加上寶寶耳咽管較直、較短,當耳咽管因某些因素造成功能不好導致阻塞時,中耳炎就發生了,例如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耳咽管附近的構造異常,均可因黏膜炎、腫脹或機械性阻塞,造成耳咽管功能不好,使得感染的液體積在中耳腔,引起中耳發炎而造成耳痛。如果耳咽管持續功能不好,中耳積水會變得更多,甚至引起鼓膜破裂或向外擴散而引起其他並發症。

  中耳炎的症狀

  中耳炎最開始的症狀是發燒、耳痛和耳朵不舒服。年齡太小的寶寶不會表達,可能表現出躁動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也有可能會出現惡心和嘔吐。若耳膜穿孔,會有分泌物流出。此外,中耳炎常伴隨發燒,如果中耳炎並發積水,耳朵會有腫脹感,吞咽時會聽到“pop”“pop”的聲音或講話時會有回音。若已經是慢性中耳炎,耳膜會增厚且結疤,耳膜活動性下降甚至中耳腔產生膽脂瘤,這時就要手術治療了。

  中耳炎的診斷

  病史 病人會有耳朵痛、發燒、並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打噴嚏、咳嗽)、輕微聽力障礙和耳鳴。如果是慢性中耳炎,就會反復發作。

  檢查

  1. 中耳炎發生時,用耳鏡由外耳道看進去耳膜會有紅腫,並向外耳道突出的發炎現象。

  2. 耳膜表面對耳鏡光線的反射會消失或減弱(正常情況下用耳鏡光線照射時在耳膜前下方會有光線反射現象)。

  3. 中耳積水時,耳膜呈現白色界面。

  耳朵的構造及功能

  中耳腔向外隔著耳膜和外耳道相鄰,向內則和內耳道相接,正常功能是將聲音傳入內耳。另有一條耳咽管由中耳腔延伸出來,連接到鼻腔後壁上部,它提供了中耳腔的換氣功能,保持中耳腔壓力平衡,也可作為對抗感染的屏障;內有纖毛,可將含有雜質的黏液排到後鼻腔,耳咽管在吞咽和打哈欠時會打開。

  中耳炎的處理

  當中耳炎並發過敏性鼻炎或其他問題時,應該同時處理,使用抗生素治療一個療程。

  1.治療中耳炎感染。中耳炎有一部分是病毒引起的,因不容易和細菌性中耳炎區分,所以目前治療時,如果是急性中耳炎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一療程。

  若使用鼻滴劑的局部鼻塞緩解劑來打開耳咽管,病人須躺著滴入鼻腔幾滴藥物,然後頭部轉向耳朵有發炎的那側,如此可使藥物流經耳咽管,使血管收縮,黏膜消腫使耳咽管打開。

  2. 外科方式。當內科治療失敗或是有慢性中耳炎時,可以考慮手術方式。

  耳膜切開術 耳膜上切一小口,可緩解耳朵疼痛,引流出分泌物做細菌培養。

  耳膜造口術 如果中耳積水超過3個月,就要考慮手術治療。因為積水過久會破壞聽小骨,引起聽力障礙。將耳膜打個小洞,放一個引流小管,一般建議應放置6~18個月或直到自然掉落為止。耳管放置期間最好不要去游泳。

  腺樣體切除術 腺樣體是位於鼻腔後半部的淋巴組織,若發育太大,也會阻塞耳咽管開口,引起中耳炎。若反復發作,可考慮腺樣體切除。腺樣體肥大的症狀包括,因鼻塞用嘴巴呼吸、睡覺打呼噜、吞咽困難和經常鼻窦感染等。

  結語

  中耳炎的診斷並不困難,但應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和完整的治療過程,並注意是否並發積水或是聽力障礙等症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警惕!耳鳴眩暈可能是耳聾前兆

  由於人有雙側耳朵可以感覺聲音,一側聽力損害對日常工作、生活沒有影響,有些粗心的人在健康檢查時,才偶爾發現

耳朵發癢可能有兩種原因

  耳朵一直癢,耳朵裡面一直癢,很想用挖耳勺去撓撓,但是耳朵裡面復雜的結構,我們不能隨意的去撓,要注意保護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