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關於治療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4期不同治療方法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4期不同治療方法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4期不同治療方法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在臨床上分為充血期、滲出期、化膿期、恢復期。因此,在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時根據根據感染的不同階段,用不同的方法治療。

  1.充血期若症狀輕,一般情況良好,可先不用任何磺胺類藥或抗生素,以便兒童自身產生對感染細菌的免疫力。此期的治療應針對咽鼓管消腫,使其通暢,以預防中耳內產生負壓和滲出物。常用的藥物是0.5%麻黃鹼生理鹽水液滴鼻,每3~4h一次,每次2~3滴。滴藥時患兒必須躺乎,頭向後仰30~並向患側轉30°,以便藥液流至咽鼓管口,使收斂其粘膜。滴藥後繼續乎躺4~5min,站立後應鼓勵患兒飲水,作張口和吞咽動作,以使咽鼓管張開,減輕中耳負壓和避免中耳產生滲出物。

  2.滲出期除加強鼻部滴藥,使中耳滲出物能經咽鼓管排出外,還應給磺胺類藥或抗生素,以預防化膿。

  3.化膿期除繼續用滴鼻藥外,主要用大量抗生素,盡快消滅感染細菌。一般常用的抗生素是青霉素;6歲以下者,每日240萬u,6歲以上者,每日320萬u,分3~4次肌內注射。流感桿菌感染者,可選用氨苄西林,小兒常用量為每日150mg~250mg/kg,分2~3次肌注,待病情緩解後改為口服,每日50mg~100mg/kg飯前服用。對青霉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霉素或磺胺甲異吧唑(SMZ)加磺胺增效劑(TMP)可加強抗菌作用。

  4.恢復期對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恢復期的治療應同樣重視,全身情況好轉,耳部流膿減少或停止,並不說明感染已經治愈,對鼓膜穿孔的病例,在恢復階段應用鼓氣耳鏡作抽吸術,若仍能自中耳吸出分泌物,表示中耳炎症尚未完全控制,則應加強局部治療。於擦淨膿液用乙醇作外耳道消毒後,使患兒側臥,患耳向上,滴入2~3滴耳用藥液後,施行用手掌壓外耳道的置換法,以期藥物進入中耳,特別是上鼓室、鼓窦和咽鼓管:這種滴藥法每口最少進行3~4次,直至中耳分泌物消失。

 

    No
  1.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治療聲帶息肉的主要方法有三類

1、一般治療  聲帶休息、發聲訓練:主要用於聲帶小結的治療,對聲帶息肉亦有一定作用。  此外,應限制吸煙、飲酒和

中醫治療打呼噜、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思路

中醫治療打呼噜、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思路  這種病發展到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階段,常常會在睡眠中卒死,早上被家人發現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