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關於治療 >> 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六大要點

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六大要點

  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六大要點

  概念

  (1)中耳炎指中耳腔、咽鼓管、乳突的炎症;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指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病變主要位於鼓室;

  (2)起病急、病程短,病程<3w,而慢性中耳炎>3m。

  (3)病理:中耳粘膜多形核白細胞侵潤+普通急性炎症的特征;

  慢性中耳炎:中耳粘、骨膜圓細胞侵潤+普通慢性炎症的特征;

  好發於兒童。本病多見於冬春季節,多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

  主要致病菌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等。

  感染主要通過3種途徑:

  1咽鼓管途徑最常見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細菌經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

  (2)急性傳染病:如猩紅熱、麻疹、百日咳等,可通過咽鼓管途徑並發本病;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亦可為上述傳染病的局部表現。此型病變常深達骨質,釀成嚴重的壞死性病變。

  (3)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適當的咽鼓管吹張、擤鼻或鼻腔治療等,細菌循咽鼓管侵入中耳。

  (4)嬰幼兒因其咽鼓管的解剖生理特點,更易經此途徑引起中耳感染。哺乳位置不當,如平臥吮奶,乳汁可經咽鼓管流入中耳。

  2外耳道鼓膜途徑

  不符合無菌操作的鼓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外傷,致病菌由外耳道直接侵入中耳。

  3血行感染極少見。

  病理

  中耳粘膜:早期,中耳粘膜充血、水腫,多形核白細胞侵潤。

  鼓室:內有炎性滲出物聚集,並逐漸變為膿性。

  鼓膜:鼓室內的積膿增加,鼓膜受壓而貧血,且因血栓性靜脈炎,終致局部壞死潰破,出現穿,膿液外洩。

  若治療得當,局部引流通暢,炎症可逐漸消退,粘膜恢復正常,部分穿孔可自行修復。

  病變深達骨質之急性壞死型中耳炎可遷延為慢性。

  臨床表現

  1耳痛

  鼓膜穿孔前:耳痛劇烈;鼓膜穿破流膿後,耳痛頓減。

  因三叉神經分支耳颞神經的外耳道支支配鼓膜,通過神經反射引起三叉神經支配區域的額部、颞部、頂部、牙齒或整個半側頭部的牽涉痛。

  兒童,特別是嬰幼兒不會陳訴耳痛、耳鳴等局部症狀,常表現為搔耳、搖頭、哭鬧不安。

  2聽力減退及耳鳴

  早期感到耳悶,聽力漸降,伴耳鳴。

  耳痛劇烈者,耳聾常被忽略,偶伴眩暈。

  穿孔後耳聾反而減輕。隨流膿減少,如穿孔不能愈合,耳聾加重

  3流膿

  鼓膜穿孔後耳內有液體流出,初為血水膿樣,以後變為膿性分泌物。

  4全身症狀輕重不一。

  可有畏寒、發熱、倦怠,納差。小兒全身症狀較重,常伴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一旦鼓膜穿孔,體溫即逐漸下降,全身症狀明顯減輕。

  檢查可有如下發現:

  1.耳鏡檢查

  (1)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錘骨柄及緊張周邊可見放射狀擴張的血管。

  (2)繼之鼓膜彌漫性充血、腫脹,向外膨出,正常標志難以辨識。

  (3)鼓膜穿孔開始一般甚小,不宜看清,徹底清潔外耳道後方見穿孔處之鼓膜有閃爍搏動之亮點(燈塔征),或見膿液從該處湧出。

  2.耳部觸診

  乳突部可有輕微壓痛,鼓窦區較明顯。

  3.聽力檢查呈傳導性聾。

  呈傳導性聾

  4.血象白細胞總數增多,多形核白細胞增加,鼓膜穿孔後血象漸趨正常。

  5.X線檢查表現為乳突氣房模糊。

  鑒別診斷

  1.外耳道炎、疖腫

  主要表現為耳內疼痛、耳廓牽拉痛。外耳道口及耳道內腫脹,晚期局限成疖腫。

  2.急性鼓膜炎

  大多並發於流感及耳帶狀瘡疹,耳痛劇烈,一無耳漏,聽力下降不明顯。檢查見鼓膜充血形成大炮。

  治療

  治療原則:為控制感染,通暢引流及病因治療。

  1全身治療

  (1)及早應用足量抗生素,務求徹底治愈

  一般可用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藥物。鼓膜穿孔後取膿液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可參照其結果改用適宜的抗生素。

  (2)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或噴霧鼻咽部,減輕咽鼓管咽口腫脹,以利引流。

  (3)注意休息,調節飲食,疏通大便。全身症狀重者注意支持療法。

  注意:

  1)但全身症狀消退後,對耳部治療主要靠局部用藥。因為全身治療時,抗生素在中耳滲液中的濃度較低,達不到抑菌或殺菌的目的。

  2)細菌病毒二重感染時,抗生素在中耳滲液中的濃度低比單一細菌感染更低。

  3)氧氟沙星在中耳中可達平均血漿濃度。

  2局部治療

  (1)鼓膜穿孔前:

  1)鼓膜穿孔前:2%石炭酸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後應立即停藥。因該藥遇膿液後釋放石炭酸,可腐蝕鼓室粘膜及鼓膜。

  2)鼓膜切開術:

  A.如全身及局部症狀較重,鼓膜明顯膨出,經一般治療後無明顯減輕;

  B.或穿孔太小,引流不暢;

  C.或有並發症可疑,但無需立即行乳突手術時,應在無菌操作下行鼓膜切開術,以利通暢引流。

  (2)鼓膜穿孔後:

  1)先以3%雙氧水溶液盡量徹底清洗並試淨外耳道膿液。

  2)局部用藥以抗生素水溶液為主,如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復方利福平液等。

  3)膿液減少、炎症逐漸消退時,可用甘油或酒精制劑滴耳:3%硼酸酒精,2.5%氯霉素甘油。

  4)流膿確已停止而鼓膜穿孔長期不愈合者,可作鼓膜修復術。

  3病因治療

  積極治療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樣體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體炎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治療咽喉疼痛的3偏方

專家介紹,咽喉腫痛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咽炎分風熱、風寒兩型;慢性咽炎多由虛火引起。根據證型特點,推薦以下驗方。  

治療慢性咽炎需要了解咽炎的症狀特征

   慢性咽炎的早期症狀   鼻咽干燥不適,有粘稠樣分泌物不易咳出,故病人咳嗽頻繁常伴有惡心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