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原則為排除致病的過敏原,或盡量避免與它們接觸,抗過敏治療,試行脫敏療法和控制繼發感染。
對急性症狀如呼吸困難、紫绀等,可用抗組織胺藥物(如苯海拉明)、腎上腺皮質激素(不論局部或全身療法,僅對嚴重鼻塞病例暫時應用),必要時輸氧。抗組織胺藥量宜偏大,對癢感和流涕易見療效,但對鼻塞功效較少。初給藥時多見嗜睡現象,常用時可減輕,有時需要調換不同的抗組織胺藥物。
鼻塞特別重時,可同時暫用麻黃鹼或假麻黃鹼,但不可久用以免發生反跳性血管擴張而引起更嚴重的鼻塞。4%色甘酸鈉溶液,每日口服數次,連服1周,對常年發作病例大多可見療效。應用酮替芬0.15~0.25%溶液滴鼻,每日2~3次,有緩解作用,但有輕度嗜睡的副作用。
施行特異性脫敏療法,將有關過敏原的稀釋液作一系列的皮下注射,隨患者耐力加強而逐漸增加其濃度。其目的是刺激機體產生多量的抗體,以便在發作季節可以中和其過敏原,從而避免過敏原與固定於組織細胞內的抗體相結合。應在發病季節前3~6月開始治療。
有細菌感染時需選用適當的抗菌藥物。
咽囊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般在口咽視診或在間接喉鏡、鼻咽鏡檢查時較易發現。若為不透X線的異物,可用X線拍片檢查
扁桃體炎的症狀簡介扁桃體炎一般是指腭扁桃體的非特異性炎症,可分為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大多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