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海南地區的高發癌症之一。然而,鼻咽癌由於發病部位隱蔽,症狀和體征多變,常常被患者忽視,待發現癌變時,已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鼻咽癌為何是海南地區的高發癌?該如何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記者就此采訪了三亞抗癌協會秘書長、海南農墾三亞醫院放療科主任歐濤。
腌制品易誘發鼻咽癌
鼻咽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世界80%以上的鼻咽癌發生在我國南方。
“鼻咽癌發病率具有明顯的地域及種族差異,並存在家族高發傾向。廣東、廣西、海南及港澳地區為多發區。”歐濤說。一項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海南一家族兩代49人中有鼻咽癌13例,廣東中山市等地也有類似的數據,表明鼻咽癌發病率存在家族高發傾向。
鼻咽癌雖被認為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但它的致病因素還往往涉及EB病毒感染、化學致癌因素或環境因素等。
“鼻咽癌的病因尚不確定,但地區自然環境引發的鎳、硒等微量元素攝入失衡已證實與鼻咽癌相關,鎳攝入過多而硒攝入量較少,可促進鼻咽癌發病,一些鼻咽癌的高發區土壤、水、大米中鎳的含量明顯高於其他地區。”歐濤說。
海南山清水秀、環境潔淨,為何會成為鼻咽癌的高發地區?歐濤認為,這或許是與人們的不當飲食有關,鹹魚、泡菜、酸菜、酸瓜和燒烤等腌制食品和煙熏食品經常上當地人的餐桌,但這類食品往往含亞硝酸鹽高,容易誘發鼻咽癌。
中上頸部淋巴結腫大
應篩查鼻咽癌
陳大爺經常在晨起時從口中回吸的痰中帶有血絲,剛開始沒在意,最近一個月該症狀反復出現,經醫院診斷為鼻咽癌。鼻咽癌的臨床表現很多,類似陳大爺所出現的這種血涕是常見症狀。
“確診時超過70%的患者都有血涕症狀,主要是由於腫瘤表面豐富的小血管破裂造成。”歐濤提醒,人們晨起時反復出現回吸痰中帶血的症狀時,需密切關注,必要時及時就醫;涕血量不多時,經常被患者疏忽,誤認為是鼻炎或鼻窦炎,或被當作咯血到內科就診,這就需要醫生在診斷時格外注意。
鼻堵也是一個不容忽視信號,約20%的患者初發症狀中都出現了鼻堵。“主要是由於腫瘤逐漸增大堵塞或侵入鼻孔或鼻腔引起的,嚴重者可致使患者張口呼吸。”歐濤說,頭痛也是鼻咽癌常伴隨的症狀,至少有70%的患者確診時有過該症狀,主要表現為長期持續性的一側偏頭痛,少數患者會出現顱頂枕後或頸項部疼痛。
五官息息相通,鼻咽癌患者的眼部、耳部也會出現相應的症狀。
“當人們有上述症狀,又出現一側耳悶、堵塞感、耳鳴及聽力下降,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歐濤表示,鼻咽癌的腫瘤常引發咽鼓管通氣及內耳淋巴液循環障礙,鼓室負壓導致出現耳部不適,嚴重者可出現鼓膜穿孔、耳道溢液,臨床上常將此誤診為中耳炎,但給予中耳炎抽液治療後症狀又會反復出現。
除了耳部不適,鼻咽癌也會引發患者眼眶受侵。歐濤說,鼻咽癌患者有10%—16%會出現鼻咽腫瘤侵入眼眶內或是顱底、海綿窦、眶尖或眼外肌等部位,進而使得患者出現復視、視力模糊等症狀。
作為鼻咽癌最常見的首發症狀,頸部包塊約占早期患者數量的40%。歐濤提醒,當人們出現中上頸部淋巴結腫大時,且伴有其他鼻咽癌常見症狀,應重點篩查鼻咽癌。
有家族史
應經常進行鼻咽部檢查
“鼻咽癌防治的意義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發現越早,預後越好;發現越晚,治愈可能性越小,預後越差。”歐濤建議,日常生活中,人們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少吃腌制和煙熏食品,戒煙酒,盡量少食辛辣、燥熱之物。多吃蔬菜、水果;高危人群或近親屬中有鼻咽癌患者,應常到醫院進行EB病毒抗體和鼻咽部相關檢查,能及時發現、規避鼻咽癌所帶來的健康傷害。
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案。歐濤認為,鼻咽癌放射治療的治愈率為40%—70%,建議鼻咽癌患者應盡可能前往腫瘤放射治療設備完善及技術力量先進的醫院進行放射治療;同時化療、手術及免疫治療等輔助性治療方法,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目前,我國科學家已成功研制並開始在臨床應用一些抗體對鼻咽癌進行靶向治療。“靶向治療為鼻咽癌治療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方式,但在臨床應用中,還需積累經驗和觀察遠期療效。”歐濤說。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立秋的季節,也就意味這秋天來了。一般到了秋季空氣會比較干燥,濕度小,這是慢性鼻炎高發的季節,這個
鼻炎久治不好?試試食療吧!鼻炎是一種讓人很頭疼的病,如果你試過了很多治療和藥物,依舊沒有效果的話,不妨試試食療吧! (1)魚腥草煲豬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