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關於治療 >> 小兒急性鼻炎(感冒)如何治療

小兒急性鼻炎(感冒)如何治療

  一、小兒急性鼻炎是如何發生的?

  小兒急性鼻炎的誘發原因主要是“受涼”。受涼的情況多見於氣溫突變之時,小兒衣服加減不及時引起;或者睡眠時小兒掀開了蓋被而受涼;或者小兒玩冷水、赤腳貪玩而受涼;對於嬰兒,也可能因為小兒睡眠時母親鼻息吹著小兒頭部時間過長,等等。

  二、小兒急性鼻炎有何臨床表現,如何診斷

  急性鼻炎俗稱“感冒”,屬於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疇。因此,其症狀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全身症狀,二是局部症狀。

  小兒急性鼻炎的全身症狀主要是輕微發熱,或有頭痛,並常有腹痛或腹瀉,甚至嘔吐(胃腸型感冒),較小的兒童可能出現精神稍有不振,活動減少,愛哭,全身症狀越重時精神狀態越差,但不至於精神狀態嚴重不振(若出現精神狀態嚴重不振,則病情較重,可能屬於肺部感染或其他急性傳染病)。

  小兒急性鼻炎的局部症狀主要是鼻塞,早期噴嚏多,爾後流清涕,再往後清涕變粘稠,鼻塞明顯加重,或有少量粘黃涕。

  小兒急性鼻炎的自然病程一般在7~10天。若治療及時則病程縮短;若治療不力或免疫力差,則病程延長。

小兒急性鼻炎(感冒)如何治療

  三、小兒急性鼻炎可能引起哪些並發症?

  由於鼻腔與咽部相通,並通過咽部與肺部相通;同時耳部亦有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因此,小兒急性鼻炎可以引起一些並發症,常見並發症有:

  急性鼻窦炎:由於鼻窦開口位於鼻道,細菌進入到鼻窦,引起急性鼻窦炎,主要診斷依據是有多量黃色涕(膿涕量多),或者出現面頰、額頭、鼻根等處或觸壓痛,亦可行鼻部X線照片以確診。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由於鼻咽部咽鼓管口的黏膜充血腫脹,引起非化膿性中耳炎,產生耳內脹悶、閉塞感,聽力減通,或有耳鳴,以及鼓室積液。如果小兒太小可能不會主訴,以致出現對聲音反應不敏感,“耳背”(總是未聽清楚)。作電測聽、聲阻抗可以確診。耳部檢查時可以見到鼓膜內陷,或有輕微充血,以及鼓室有積液改變等。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急性鼻炎有可能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出現耳內劇痛,或有明顯發燒,然後耳內流黃膿,耳流膿後,發熱與耳痛等症狀則明顯減輕。檢查可見鼓膜急性充血,或有鼓膜穿孔流膿。

  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時,可以伴有急性咽炎,或引起急性咽炎。出現咽喉疼痛,吞咽時加重,或有咽喉不適感、吐痰、咽喉中“吭喀”、咳嗽。檢查見咽部急性充血。

  急性喉炎:急性鼻炎可以伴有急性喉炎,或引起急性喉炎。急性喉炎的症狀主要是聲音嘶啞或沙啞,講話時語音不清亮,可伴有咽喉癢感與咳嗽。如果三歲以內嬰兒出現急性喉炎或急性聲門下喉炎,可以出現喘息,喉中痰鳴,咳嗽。

  氣管炎與肺部感染:如果急性鼻炎引起氣管炎或肺部感染,則發熱症狀明顯,咳嗽症狀加重,精神不振,肺部聽診時出現羅音。

  四、西醫如何治療小兒急性鼻炎?

  西醫治療小兒急性鼻炎的方法主要有:

  1、按感冒治療,用抗感冒藥物內服,並對症處理(退熱劑、止咳劑);往往還使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類、頭孢類,如果不能內服,則采用靜脈給藥的方法),主要目的在於預防感染或預防並發症的發生。

  2、滴鼻藥物,主要是兩類,一是減充血劑(如1%麻黃鹼滴鼻液),主要目的,一是減輕鼻腔充血,便於鼻涕排出,有利於減輕症狀、預防並發症;二是消炎滴鼻液(如鏈霉素滴鼻液,或其他消炎滴鼻液),主要目的是消除鼻腔炎症。

  五、中醫如何治療小兒急性鼻炎?

  中醫治療小兒急性鼻炎主要有以下幾類方法:

  1、服中藥,按辨證論治處方(中醫兒科、中醫耳鼻咽喉科,以及中醫內科均可處方)。

  2、滴鼻藥(多由耳鼻咽喉科處方),用減充血劑與消炎滴藥物,其中消炎滴鼻藥物一般選用中藥滴鼻液(此類藥物多屬於醫院自行制劑。亦有廠家生產的中藥滴液,但亦有些藥物制劑不適合於嬰幼兒)。

  3、小單方治療。

  4、推拿按摩治療(推拿按摩科治療)。

小兒急性鼻炎(感冒)如何治療

  六、小兒急性鼻炎是西醫治療好,還是中醫治療好?

  小兒容易發生急性鼻炎(感冒)。一般而言,如果能夠口服藥物時,最好采用中醫藥治療為主,而以西藥作為暫不使用的後盾;中藥效果確實不好時,再考慮采用西藥治療的方法,並盡可能爭取以中醫藥治療為主。其理由是:西醫治療往往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在多數情況均有一定副作用,有時引起了副作用並不為小兒所知,家長就更難明了是否產生了副作用(如:很多抗生素有可能引起神經性耳鳴,以及胃腸道反應,或者過敏反應);如果經常性地使用西藥消炎藥,寄生在身體內的細菌將對這些藥物逐漸產生耐藥性,一旦病情嚴重,真正地需要使用抗生素時,由於細菌已經產生耐藥性,則導致抗生素的效果差,而不得不使用更高檔、更昂貴的抗生素。

  臨床上,中藥一般不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副作用相對較少而比較安全,而且對於一般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炎)以及急性鼻炎所引起的常見並發症,中藥都具有明顯、肯定的效果。用中藥為主治療小兒急性鼻炎,是中醫藥在小兒科的重要臨床優勢之一。而且,由於小兒急性鼻炎時,往往胃腸功能紊亂,此時如果使用中藥,則可以更好地起到調理小兒腸胃功能的作用;但若此時使用西藥,則有可能更加引起小兒胃腸道功能的損害。

  七、小兒急性鼻炎的辨證論治

  1、風寒證

  主證:受涼初起,鼻塞,噴嚏,流清涕,伴微發熱,手足不溫,小便清,大便通暢或腹瀉,或有胃痛、腹脹,食欲或有減退。舌苔薄白,較大兒童有脈浮緊,3歲以內嬰兒可見指紋鮮紅。

  (注:如果有急性喉炎屬於風寒證,還可以出現喘息,喉中痰鳴音,咳嗽,聲音嘶啞)</P>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通竅。

  處方:麻黃2~3克杏仁3~5克甘草2~3克紫蘇葉3~5克桔梗3~5克荊芥3~5克砂仁3~5克雞內金3~5克(5歲以內用小劑量;5歲以上10歲以內用大劑量,下同)

  加減:

  咳嗽,加紫菀3~5克;

  腹瀉,加藿香、茯苓各3~5克、薏苡仁(5~10克);

  咽痛,或氣喘,加射干3~5克。

  2、風熱證

  主證:感冒後,鼻塞,涕粘,或微發熱,欲飲水,或大便燥結,小便或黃,舌苔薄黃,或舌質偏紅,脈浮數,或指紋紫紅。

  (注:有急性喉炎,屬於風熱證,還可以出現喘息,喉中痰鳴音,咳嗽,吐黃痰,聲音嘶啞)

  治法:疏風散熱,宣肺通竅。

  處方:銀花5~10克連翹5~10克薄荷2~3克甘草2~3克桔梗3~5克荊芥3~5克淡竹葉2~3克山楂3~5克砂仁3~5克

  加減:

  咳嗽,或有喘息,加杏仁3~5克、白前3~5克、桑白皮3~5克;

  吐黃痰,或有喘息,再加黃芩3~5克、前胡(或瓜蒌皮)3~5克;

  咽痛,加射干2~3克、牛蒡子5~10克;

  大便燥結,加瓜蒌仁3~5克;

  涕黃濁,加敗醬草5~10克、蒲公英5~10克;

  耳內脹悶,加柴胡3~5克。

  注:小兒急性喉炎時,容易引起呼吸困難、喘息,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小兒急性喉炎時有可能病情發展較快,導致窒息,存在生命危險。因此,對於小兒急性喉炎,家長不可輕視,要時刻密切關注,並必須請醫生處方,不可擅自試用以上方藥,以免贻誤病情,後果嚴重。

  八、小兒急性鼻炎如何護理?

  1、必須及時清除鼻涕。用干淨的紙巾擦去,並輕輕擤去(不可強行擤涕,以免引起中耳炎)。如果是嬰兒,宜用吸鼻器吸除鼻涕,或者先漱口後,以口含嬰兒兩鼻孔,輕輕吸除鼻涕,然後吐掉。鼻涕不除,容易引起並發症。

  2、嬰兒或兒童感冒後,宜適當多飲水,飲食容易消化,保持大便通暢。如果大便秘結者,容易產生並發症。

  3、如果“感冒”後發熱較高,或咳嗽較嚴重,多屬於肺部感染,或可能屬於急性傳染病,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不可大意。

  九、兒童服中藥湯劑有何要求

  按照每天一劑中藥湯劑的要求,煎煮藥物時,不可放水太多,否則難以全部喝完。藥物宜先浸泡2小時以上,再以中等火煎沸,然後小火續煎10分鐘即可(治療感冒的藥物不可久煎),連續煎2次,將2次的藥液混合。1歲左右的兒童,可以每1~2小時服藥一次,每次服2~5ml(嬰兒越小,每次服藥量越少,間隔的時間也越短,總劑量也越少,應當保證有足夠劑量的藥物服入),每天服藥4~8次;5歲左右兒童,可以每天服藥4次;8歲以上兒童,可以每天服藥2~3次;12歲以上,可以每天服藥2次。每天服藥次數越少,每次服藥量則越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概述治療鼻炎有效的方法

   (一)避免或去除誘發因素   改善工作條件和環境,掌握生活節奏,穩定情緒,不要過度疲勞

扁桃體炎的飲食原則

慢性緩解期  建議患者食用一些有清補作用的食品,如銀耳湯、紫菜湯、蓮子百合粥等,並可常吃梨、橄榄、蘋果、桃、菠蘿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