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物治療:
引流通暢的患者以局部藥物治療為主,急性發作時應全身應用抗菌藥物。如有可能,在用藥前先取患者膿液作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以指導用藥。
1)局部用藥種類:
鼓室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較多時,應用抗菌藥物溶液或抗菌藥物與糖皮質激素混合液點耳,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等。避免耳毒性藥物點耳。鼓室黏膜濕潤,膿液較少時,可用乙醇或甘油制劑,如2%硼酸乙醇等。
2)局部用藥注意事項:
用藥前以3%過氧化氫溶液洗耳,洗淨後再點藥。忌用氨基糖苷類等耳毒性抗菌藥物滴耳,以免引起聽力下降。穿孔小或膿液量多時,忌用粉劑,因其可能堵塞穿孔妨礙引流,甚至導致並發症。盡量不用有色藥物,以免影響局部觀察。中耳腔內忌用含酚類、砷類腐蝕劑。
2、手術治療:
如果耳流膿停止,耳內干燥後,小的鼓膜穿孔大多可自愈。對於久治不愈的穿孔患者均應及時行鼓室成形術,徹底根治中耳慢性病變以保留或改善聽力。必要時還需探查聽骨鏈或進行乳突開放術。
以上是對於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最常見的治療方法的簡要的介紹,可以看出什麼情況下使用藥物方法治療和手術治療,以及這兩種治療方法具體的治療手段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