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宋小姐最近總覺得耳朵裡有呼呼的聲音,像狂風在耳邊持續刮響,聽別人說話也不大清楚了。經醫院診斷,她患上了神經性耳鳴。令她十分擔心的是,會不會因為耳鳴導致聽力下降呢?
專家解析:
聽力下降常常是因為耳蝸基底膜上的毛細胞受損所致,主要是噪聲、耳毒性藥物等因素引起的。內耳是產生聲音的“工廠”,這裡的工作是將聲波的機械性能量轉化為電子能量,這樣,聲音才能隨著聽覺神經讓腦部接受。內耳受到損傷,就有可能發生聽力下降。
如果突然聽到強烈的噪聲,人耳內會有一陣很長的回響,半天才能消退,這就是外界噪聲暫時損傷了人體的聽神經。長期的噪音刺激會造成了內耳神經損傷,噪聲引起的耳鳴主要表現為聽神經纖維自發活動的紊亂,避免噪音的有效方法是遠離噪聲源或在噪音環境下佩戴耳塞。
引起耳鳴的藥物分為兩類,一類藥物僅引起耳鳴而不造成聽力損失,另一類藥物既引起耳鳴又造成聽力損失,甚至造成全聾。目前已證明對聽力有明顯影響的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潔卡那霉素、小諾霉素、水楊酸等。因此,耳鳴也可作為內耳受損的信號,在使用耳毒性藥物時,如果出現耳鳴現象要立即停用。
耳鳴與聽力下降有一定關系。因此一旦出現耳鳴現象,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因為某些高頻聽力下降是患者很難察覺的,只有在專業聽力測試中方能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