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耳鳴 >> 耳鳴診斷治療 >> 耳鳴的“習慣療法”

耳鳴的“習慣療法”

  耳鳴習服療法又稱耳鳴習慣療法,是指對耳鳴的適應或習慣。該療法的主要內容包括噪聲不全掩蔽、放松訓練、心理調整和轉移注意力等。

  耳鳴是一種主觀感覺,其發病機制不清楚,可能是內耳血管缺血、聽神經放電活動異常增加、鈣內環境穩態失衡等等。臨床上,醫生尚不能客觀判斷患者是否確實有耳鳴。耳鳴的病因也十分復雜,耳部的和全身的疾病均能造成耳鳴。而且,有時候,耳鳴是在根本找不到任何可能原因的情況下發生的。目前沒有任何治療耳鳴的特效藥物,因此,醫生往往對耳鳴患者愛莫能助。耳鳴者得到的答復常常是,“耳鳴不好治”,“沒有好辦法”,“吃點藥試試”等等。

  耳鳴患者常伴有心理症狀和植物神經症狀;聽力正常的人也可有慢性耳鳴;在某些內耳疾病恢復後仍然長期遺留耳鳴。臨床上習慣用藥物治療耳鳴,如血管擴張藥、神經營養藥、調節植物神經藥物等。耳鳴習服療法要求耳鳴患者堅持訓練1~2年才能達到完全適應或習慣。

  耳鳴不全掩蔽

  用外界噪聲掩蔽耳鳴稱為耳鳴掩蔽療法。常用的外界噪聲發生裝置有耳鳴掩蔽器和助聽器、隨身聽、家用錄放機等,所發出的噪聲可以是各種頻率成分都有的白噪聲,也可以是有中心頻率的窄帶噪聲。後者的掩蔽效果最好。但由於許多人的耳鳴音調難以匹配,所以,耳鳴掩蔽器產生的噪聲多為白噪聲。不全掩蔽是指用低強度噪聲不完全掩蔽耳鳴,噪聲強度以剛剛聽到為准,不要太大。

  目的是讓患者逐漸習慣和適應與耳鳴相似的外界噪聲,並避免噪聲加重或造成新的損害。建議每天最少掩蔽6小時以上,每次掩蔽時間不超過1小時,休息10~20分鐘後再進行下一次掩蔽。由於噪聲強度非常低,所以,工作、學習和其他活動時都可以掩蔽。

  放松訓練

  精神或情緒緊張可以導致耳鳴,耳鳴也可以加重情緒緊張。耳鳴患者常常伴有緊張、焦慮或抑郁等情緒。耳鳴習服療法強調放松訓練,目的是讓患者得到身心松弛,因此,又稱松弛療法。方法是:閉目靜坐或平臥,用意念控制神經和肌肉的緊張性,先從頭皮、額部、面部肌肉開始放松,逐漸將上下肢、胸部乃至全身的肌肉放松。

  心理調整和心理咨詢

  患者常擔心:我的耳鳴是否由腦瘤等嚴重疾病引起?耳鳴是否預示著我將要耳聾、癡呆、中風?對此,醫生除為患者進行必要的檢查外,更要進行耐心與細致的解釋和指導。如講解聽覺生理和耳鳴發生的可能原因;指導患者對耳鳴的忽略、習慣、遺忘和適應,爭取與耳鳴和平共處;消除患者“耳鳴不可治,要終生忍受”的錯誤觀念,樹立耳鳴可治愈的信心。

  轉移注意力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就是不管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一旦想到耳鳴,你能立即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聽音樂、讀書、看報等等,分散對耳鳴的注意力,使耳鳴很快成為不重要、不煩人的事情。

  當耳鳴是由梅尼埃病、聽神經瘤、耳硬化,高血壓病、高血脂症、頸椎病等引起時,首先要治療原發疾病。由中耳肌肉活動或血管結構、功能異常引起的所謂的客觀性耳鳴,在中耳疾病治愈後,耳鳴會很快消失。只有在病因不明或病因治愈後仍遺留耳鳴時才考慮采用本療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