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關於治療 >> 秋季過敏性鼻炎的偏方治療

秋季過敏性鼻炎的偏方治療

秋季<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www.jianke.com/ebhpd/886032.html' _fcksavedurl='http://www.jianke.com/ebhpd/886032.html' target='_blank'><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www.jianke.com/ebhpd/886032.html' _fcksavedurl='http://www.jianke.com/ebhpd/886032.html' target='_blank'>過敏性鼻炎</a></a>的偏方治療

   秋季過敏性鼻炎的偏方治療:

  1.蔥適量。制法:將蔥搗爛取汁。用法:每晚用藥棉蘸蔥汁,輪流塞鼻炎內。適用:輕度鼻炎。

  2.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制法:上述藥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早晚分服、每日1劑。適用:急性鼻炎。

  3.蔥須20克,薄荷6克蔓荊子15克。制法:上述藥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適用:慢性鼻炎。

  4.大棗9克,生姜9克,紅糖70克。制法:上述藥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連用3-5日。適用:急性鼻炎。

  5.鮮大薊根60克,雞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連服1周。具有潤肺解毒,育陰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經伏火引起的慢性鼻炎等。

  6.蔥白3克,薄荷3克,菊花10克,栀子花10克,蜂蜜適量。制法:將上述藥物用沸水沖泡,取汁加蜂蜜調勻。用法: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用3-5日。適用:急性鼻炎。

  7.米醋適量,雞蛋1枚。將雞蛋打碎,去黃留蛋清在蛋殼內,注入醋,放在一個預先備好的鐵絲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取下放涼,再置火上煮微沸,如此3次,乘熱服之。可散淤消腫、潤燥生津。適用:慢性鼻炎。

  8.中藥方法:用中藥辛夷3克、藿香10克,只用辛夷也可,開水沖泡5~10分鐘,,先用其熱氣熏蒸鼻子數分鐘,然後引用,頻飲,長期堅持,此方據說治愈率達到75%.

  9.蜂毒法:采用蜜蜂蟄穴位的方法,因為蜜蜂毒含有提高過敏抵抗力的物質,據說也可以根治,但此法有一定的危險性,不可自己濫用,因為有很多人對蜂毒過敏,所以需要咨詢專業人事,大家可以通過網絡查詢這方面的內容,我的同事就是用此法一次根治的.此法慎用哦!

  10.吃蜂蜜法:吃蜂蜜每天2次一次一勺,如果要用水沖服必須用溫水沖服,水太涼會導致瀉肚,水溫超過80度,蜂蜜會產生毒素.注意:此法只適用於花粉或草過敏(熟稱枯草症)的患者試用,所以建議您在試用前先要到醫院做過敏源測試,測出你確實是由於花粉或草過敏引起的過敏性鼻炎才可使用,否則可能是勞民傷財呦!

  11.冷水洗鼻法:每天早上起床後用涼水一盆,把整個鼻子浸入水中稍吸氣,使水進入鼻腔根鼻黏膜充分接觸,注意不要用力過猛,此法小孩慎用之,以免嗆水.此法需長期堅持效果十分顯著,旨在提高鼻黏膜的適應能力,尤其對季節和溫度變化引起的過敏鼻煙極其有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感冒的免疫力,但是剛開始使用時會出現鼻塞、鼻酸、流鼻涕等症狀,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知道它的好處。

  12.食療法:經常吃白羅卜和胡羅卜可有效緩解過敏鼻炎症狀,,尤其是白羅卜,還可提高呼吸系統免疫力,尤其對哮喘治療特別有幫助。此外,切忌平時晚飯要適量,盡量少吃魚類、肉類,以免上火引起鼻炎,可以適量吃些梨清肺。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過敏性鼻炎患者發病期間絕對不能吃絲瓜,吃完絲瓜病情會加重,切忌呦!

  13.鍛煉身體法:過敏性鼻炎就其病理分析,是因為患者體內含有過敏源,當患者體質及身體免疫力下降後,出現過敏體質,對過敏物質適應能力下降,導致過敏症狀.所以通過鍛煉身體的方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役力,增強對過敏物質的適應能力,也可達到治療的目的.具體方法是:跑步,健身,增加戶外體育運動,身體允許的話可以鍛煉後適當進行冷水浴,但要注意一定要等到不出汗時再洗.長期堅持也可有很好的療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醫治療慢性鼻咽炎的效果怎麼樣

慢性鼻咽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疾病,在治療上,治療慢性鼻咽炎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西醫治療以及中醫治療,現在越來越多

耳鳴:收到了來自外星的電波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這是我獨一份的秘密:我收到了來自外星的電波  總想著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科學家破解這綿綿不絕的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