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耳鳴的中醫治療
耳鳴是困擾人類生存質量的頑症之一。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發生變化,情緒疾病和環境噪聲污染的逐步加劇,耳鳴的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
耳鳴的發病機理至今尚不明確,而中醫學古籍《素問》《靈樞·口問篇》中很早就有對耳鳴的記載,指出五髒六腑、十二經脈之氣血失調皆可導致耳鳴。臨床上對耳鳴有兩個誤區:耳鳴會引起耳聾,耳鳴等於腎虛。其實,耳鳴未必耳聾,耳鳴也不一定腎虛。如果腎虛=耳鳴的話,老年人多有腎虛,那麼老年人的耳鳴發生率必然高於中青年人,據臨床數據分析,耳鳴者多為30~60歲的青壯年,發病原因分為風熱侵襲、肝火上擾、痰火郁結、氣滯血癖、脾胃虛弱、腎精虧損六個證型,其中以脾胃虛弱失調所致為多,與這些患者患有腸胃肝膽疾病相符。耳鳴本身對身體無害,是機體發出的善意警報如飲食不節、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等需引起重視。
襄陽市中醫醫院耳鼻喉科海光輝主任介紹:中醫耳鳴治療有其獨特之處,中醫注重整體調節,強調辨證論治,治療方法簡、便、廉、驗,提倡“三分治,七分養”。治療分內治與外治,內治是根據患者病情予以辨證內服中藥調理治療,外治是予穴位針灸、耳穴貼壓、導引及聲治療。“養”相當於“心藥”,即解惑和傳道,解釋疑團、消除困惑、指明方向;糾正不良習慣,調動自身康復能力。另外中醫認為保證睡眠是治療耳鳴的重要措施,避免夜間劇烈運動、食後運動,養成好的睡眠習慣,睡前可行熱水沐足、打坐、穴位按摩及鳴天鼓。
神經性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
誘發耳鳴的常見疾病有哪些誘發耳鳴的常見疾病有哪些 慢性中耳炎 由於中耳病變產生的耳鳴,像這種情況,糾正中耳的病變,耳鳴是可以減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