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由於中耳內發生了細菌感染,故醫學上全稱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孩子發生耳痛的一種常見病因。中耳炎,又稱“耳朵底子”,發起病來,使人頭腦漲痛,有時還從耳內流出膿水。雖不是大病,但給人帶來無盡的痛苦。中耳炎常發生於8歲以下兒童,它經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發的疼痛並發症。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中耳炎的發生?
1、感染也會導致中耳炎的發生。過去曾認為分泌性中耳炎,是無菌性炎症。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中耳積液中細菌培養陽性者,約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細菌學和組織學檢查結果,以及臨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種輕型、低毒性的細菌感染。細菌產物內毒素,在發病機制中,特別是病變遷延慢性的過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2、導致中耳炎的原因有:免疫反應。小兒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這可能也是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3、導致中耳炎的原因還有:咽鼓管功能障礙。一般認為此為本病的基本病因。(1)功能障礙:司咽鼓管開閉的肌肉,收縮無力;咽鼓管軟骨彈性較差,當鼓室處於負壓狀態時,咽鼓管軟骨段的管壁,容易發生塌陷,此為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學基礎之一。腭裂病人,由於肌肉無中線附著點,失去收縮功能,故易患本病。(2)機械性阻塞:如小兒腺樣體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腫瘤或淋巴組織增生、長期的鼻咽部填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