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人的上下牙齒之間有嚴格的對應關系,每顆牙齒都有自己的咬合部位。牙齒咬合過程,實際上是颞下颌關節的運動過程,如果牙齒排列不齊,上下牙齒咬合異常,可使颞下颌關節中的關節頭和關節凹的相對位置出現異常,時間久了會導致該處關節病變。
此外,牙周病、阻生齒、牙齒缺失、不合適的假牙等也可能引起颞下颌關節病變。
颞下颌關節恰好位於耳的前下方,此區域內有多根腦神經通過。其中支配牙齒、咀嚼肌和颞下颌關節的三叉神經,發出分支支配耳部的皮膚、黏膜、肌肉和分泌腺。
所以牙齒咬合異常、咀嚼肌痙攣和颞下颌關節病變,都可能引起耳部咽鼓管和鼓膜張肌的活動異常,從而出現耳鳴、耳疼、頭暈,乃至聽覺障礙等症狀。
因牙齒異常咬合引起的頭暈、耳鳴等症狀,經過口腔科治療,矯正了咬合異常,颞下颌關節恢復正常,所以引起的耳部症狀即隨之消除。
因此,頭暈耳鳴的患者,可以做自我檢查,以判斷是否患有颞下颌關節病變。方法是用雙手按在耳前區凹陷處,然後做大張口和閉口運動,看耳前區是否有疼痛感覺或是關節出現彈響聲。
如有疼痛或有關節彈響聲,說明關節存在異常,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現在耳聾、耳鳴的患者日益增加,除盡可能遠離引起耳鳴的一切誘因,例如噪音、不良生活習慣、不良嗜好等
神經性耳鳴危害知多少1、影響情緒:長期嚴重耳鳴可以使人產生心煩意亂、擔心、憂慮、焦急、抑郁等情緒變化。有的人寧願聽不見了也不要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