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耳鳴 >> 關於耳鳴 >> 耳鳴的刮痧療法

耳鳴的刮痧療法

   耳鳴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有刮風似的呼呼聲,有機器響似的隆隆聲,有蟬鳴般的唧唧聲,或有的似蟲鳴、鳥叫、流水聲,以及哨聲、鈴聲等。耳鳴有的發生在一側耳,稱為單耳鳴;有的發生在雙側耳,稱為雙耳鳴。有的耳鳴斷斷續續,稱為間歇性耳鳴;有的耳嗚晝夜不停,稱為持續性耳鳴。輕者安靜時可昕到,重者無論工作、學習時都可以聽到。本病臨床上分虛實兩型。

    一、虛證     (一)症狀     耳鳴伴有頭暈、目眩、腰痛等症。     (二)治法     (1)選穴肝俞、腎俞、聽宮、聽會、耳門、太溪、三陰交(見圖7-2-1、圖7-2-2、圖7-2-4)     (2)定位肝俞:在背部,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腎俞:在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聽宮:位於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聽會: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颌骨髁狀突的後緣,張El有凹陷處。     耳門:位於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颌骨髁狀突後緣,張口凹陷處。     太溪: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三寸,胫骨內側緣後方。     (3)刮拭順序先刮頭部耳門、聽宮、聽會,再刮背部肝俞至腎俞,然後刮下肢內側三陰交,最後刮太溪。     (4)刮拭方法瀉法。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頭部耳門、聽宮、聽會,因為面部出痧影響美觀,因此手法要輕柔,以不出痧為度,且面部不需塗抹活血劑,通常用補法,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方向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拭背部肝俞至腎俞穴,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出痧為度。然後刮下肢內側三陰交穴,由上至下,中間不宜停頓,至皮膚發紅、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為止。最後重刮足部太溪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二、實證     (一)症狀     臨床特點為耳中暴鳴如鐘鼓。     (二)治法     (1)選穴耳門、聽宮、聽會、翳風、外關、風池、曲池、合谷。(見圖72-2、圖7-2-3、圖7-2-4)     (2)定位聽宮:位於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聽會:耳屏問切跡的前方,下颌骨髁狀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耳門:位於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颌骨髁狀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翳風:在耳垂後,當乳突與下颌骨之間凹陷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解釋耳鳴的預防方法都有哪些

解釋耳鳴的預防方法都有哪些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出現了耳鳴疾病,耳鳴的出現對大家的危害是很大的,為此大家對耳鳴的

耳鳴的分類及其飲食預防

耳鳴的分類及其飲食預防  耳鳴會使人心煩意亂、坐臥不安,嚴重者可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是,當大家突然發現自己有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