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床上喂奶要講究,姿勢不當寶寶易患中耳炎!

床上喂奶要講究,姿勢不當寶寶易患中耳炎!

  床上喂奶要講究,姿勢不當寶寶易患中耳炎!

  案例1

  孩子在床上大哭不止,徐女士來不及給孩子墊枕頭就直接哺乳,誰知孩子的哭鬧不但沒有停止,反而越來越凶。後來孩子出現了發熱、抓耳搖頭,甚至嘔吐、腹瀉等症狀。入院後,醫生診斷發現孩子患了化膿性中耳炎。

  案例2

  32歲的鐘女士因為是剖宮產,產後,護士教她側臥位哺乳,因為這樣不會壓迫剛做過手術的子宮。慢慢地,鐘女士習慣了這種哺乳方式。但前幾天,鐘女士的媽媽對她說:“躺著給娃喂奶,容易讓娃得中耳炎。”

床上喂奶要講究,姿勢不當寶寶易患中耳炎!

  側臥位和平躺著吃奶都易誘發中耳炎

  不管是側臥位母乳喂養,還是讓寶寶平躺著喝奶瓶,這樣的姿勢,容易讓寶寶發生溢奶和嗆奶,導致乳汁沿著咽鼓管進入中耳,誘發中耳炎。

  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其中,中耳是一段相對密封的氣腔,在前壁有一個小管通向鼻咽部,叫咽鼓管。

  嬰幼兒由於生理的原因,與成人相比,咽鼓管的特點是“又粗又短又直”。同時,咽鼓管肌肉收縮力比較弱,在鼻咽部位的開口較低,側臥著或者平躺著吃奶,都容易出現“倒灌”現象,使乳汁通過咽鼓管流入中耳,造成感染,誘發中耳炎。

  哺乳時寶寶頭高腳低才合理

  最好的哺乳姿勢是將寶寶抱起來,使上半身呈45度角,這樣便於乳汁通過咽部流入胃中,避免流入耳朵。

  如果不得已要躺著給寶寶喂奶,可以用手肘或小枕頭將寶寶上身支起,使頭稍高,這樣可避免乳汁流入咽鼓管。

  中耳炎症狀

  1.患耳附近頭部劇痛,不肯吃東西、哭鬧,不願入睡。

  2.往往伴隨著突然發燒,體溫可升至37.8℃至40℃。一旦耳痛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說明鼓膜已經穿孔,造成耳道流膿形成化膿性中耳炎。

  3.看有無化膿。如果耳朵中流出黃色、白色或含有血跡的液體,那麼孩子肯定是患上了中耳炎。需要到醫院請醫生做專業處理,否則可能形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4.觀察是否出現聽力障礙。分泌性中耳炎不會流膿,可是有液體大量存留於中耳部位,可能給孩子造成暫時性的聽力障礙。

  其他引起中耳炎的原因

  1.感冒引起中耳炎

  臨床數據顯示,在感染急性中耳炎的小孩中,有八成以上是由感冒引起的。一旦孩子出現感染症狀,一定要觀察其是否伴隨中耳炎的典型症狀。

  2.擤鼻涕方式不對

  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則壓力迫使鼻涕向鼻後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從而引發中耳炎。正確的擤鼻涕方法,應是堵住一側鼻孔,然後擤另一側鼻孔,切不可兩個鼻孔同時擤。

  3.游泳時鼻咽嗆水

  有些人游泳時喜歡從高處急速跳水,這難免容易嗆到水,此時水可通過鼻咽部進入中耳,繼而引發中耳炎。千萬不要覺得嗆幾口水沒關系,也不要以為只要戴上耳塞游泳就沒事。實際上,戴耳塞只能預防外耳道感染而已,並不能百分百預避免中耳炎。

  4.用挖耳勺掏耳朵

  不少家長喜歡經常給孩子掏耳朵,其實這種做法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兒童的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就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和感染。如果耵聍(耳屎)太多影響聽力,應到醫院就診讓醫生取出,切不可擅自掏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寶寶患中耳炎 原因竟是媽媽喂奶姿勢不當

寶寶患中耳炎原因竟是媽媽喂奶姿勢不當  為什麼寶寶會患中耳炎呢?主要是和平時寶寶吃奶的姿勢有關。由於寶寶耳的發育

成人中耳炎分類

中耳炎是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