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兒童中耳炎,發病率僅次感冒
一、病情描述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好發於兒童。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非化膿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等,化膿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異性炎症太少見,如結核性中耳炎等。
病因
1.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徑感染。感冒後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現充血、腫脹,纖毛運動發生障礙,引起中耳炎。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
2.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則壓力迫使鼻涕向鼻後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引發中耳炎。
3.游泳時應避免將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過鼻咽部而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外傷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樣液體,以免影響創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誘發中耳炎。
4.如果嬰幼兒仰臥位吃奶,由於幼兒的咽鼓管比較平直,且管腔較短,內徑較寬,奶汁可經咽鼓管嗆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5.吸煙包括吸二手煙,也會引起中耳炎。吸煙可引起全身性的動脈硬化,尤其是香煙中的尼古丁進入血液,使小血管痙攣,血液黏度增加,給內耳供應血液的微動脈發生硬化,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嚴重影響聽力。
6.長時間用耳機聽搖滾類的大分貝的音樂,如果時間較長的話,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二、患中耳炎怎麼辦?
紫草體用精油,針對外傷、潰瘍、中耳炎、凍瘡等人群研制而成,產品以中醫傳統秘方為基礎,結合現代技術,成分容易被皮膚快速吸收而起效,具有止血止痛、止癢生肌、消炎消腫、活血散瘀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愈合,有效預防皮膚留下疤痕。
中耳炎:多見於兒童。據統計,在兒童常見病中,中耳炎發病率僅次於感冒。
適合人群:中耳炎、口腔潰瘍、疱疹、凍瘡、風疹體癢、燒燙傷、外傷感染等。
三、專家醫囑
1、鼻腔、鼻咽部疾病要及時適當地處理。小兒肥大的增殖體,要及早醫治。得麻疹等急性傳染病時,要多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潔衛生,以防止中耳炎。
2、游泳時擤鼻不當,或潛水、仰游時的方法不好,都可使水從鼻腔侵入中耳。初學跳水如果沒有掌握好頭部姿勢,使耳對著水面跳下,可壓破鼓膜。因此游泳時須注意正確的姿勢,防止鼓膜破裂和中耳發炎。不要用尖銳的東西(如發夾、絨線針等)挖耳,以免碰傷鼓膜。最好戒除挖耳的習慣。
3、預防感冒是預防中耳炎的積極措施。如已得了感冒,不可用手捏緊鼻孔擤鼻涕,因為這樣可增加鼻和咽部的壓力,使鼻涕和細菌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鼻涕可向後抽吸,由口吐出,或將手帕放在鼻前孔,輕輕地將鼻涕擤出;亦可輕捏一側前鼻孔,輕輕地擤出對側開放鼻腔內的鼻涕。
4、對患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病人,應給予及時的適當的治療,以防轉為慢性。已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病人,要正確診斷、治療,防止發生顱內並發症。
5、對化膿性中耳炎的危害性要有一定認識,注意嚴重並發症的早期症狀。如耳病伴有頭痛、發熱、惡心、嘔吐等,懷疑有耳源性顱內共發症時,應及早醫治,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