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中耳炎的治療誤區
兒童中耳炎患者其實屬於特屬群體,因其不會主訴症狀,可能會延誤治療,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看電視時將聲音開得過響,或者在與人交談時,要求別人講得響一點等等,一定要謹防中耳炎,並小心誤入預防和治療中耳炎的誤區,同時周醫生還提醒廣大家長:中處方可以預防和緩解中耳炎,西處方療效較好,但有很強的處方副作用,因此建議使用使術治療,不僅可以快速減輕中耳炎患者痛苦,還可以根治中耳炎。
誤區一:預防中耳炎,只要耳道防水就可以了
周醫生觀點:預防耳道進水僅對鼓膜穿孔者有效。
周醫生分析:預防耳道進水僅對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效果,對其他類型的中耳炎效果甚微。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細菌性中耳炎,由於其發生與連通鼻子和耳朵的結構--咽鼓管的阻塞有關,故一切易導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均需防治,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腫瘤、兒童增殖體肥大等。
誤區二:非化膿性中耳炎發病率低、危害小
周醫生觀點:非化膿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亞於化膿性中耳炎。
周醫生分析:非化膿性中耳炎由於症狀不明顯,常在"不知不覺"中導致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害,與"顯而易見"的化膿性中耳炎相比,患者的早期就診率低,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容易發展成慢性中耳炎,危害更大。隱匿性膽脂瘤型中耳炎還會引起面癱、腦膜炎、腦膿腫等並發症,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誤區三:只要有耳道"出水、流膿",就是中耳炎
周醫生觀點:耳道"出水、流膿",原因很多。
周醫生分析:除中耳炎外,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症狀。比如外耳道炎,有時可表現為耳道"出水",伴細菌感染時,會有流膿。其與中耳炎的主要區別是前者鼓膜完整,無穿孔。此外,外耳道毛囊疖腫破潰、外耳道腫瘤繼發細菌感染時,也可有流膿的表現。
誤區四:治療中耳炎,只要吃抗生素就可以了
周醫生觀點:抗生素僅是中耳炎的治療方法之一。
周醫生分析:這種觀點比較片面,中耳炎的治療方法很多,並非吃吃抗生素那麼簡單。比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針對病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進行治療,可選用滴鼻劑、中成處方、抗生素等處方物;急性中耳炎患者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還需要用滴耳劑;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復發作者、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應盡早手術。
誤區五:中耳炎屢治屢發,無法根治
周醫生觀點:部分中耳炎可被根治。
周醫生分析:中耳炎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處方物治療不能徹底清除炎性病灶,鼓膜未修復導致中耳鼓室進水、繼發炎症。隨著耳科顯微技術的發展,部分中耳炎,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膽脂瘤型中耳炎,可通過手術達到根治的目的。
中耳炎經哪些途徑感染? 中耳炎的嚴重性雖然不如某些傳染病,但是由於認識不足,診治不當,往往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後
寶寶中耳炎,護理方法有哪些?寶寶中耳炎,護理方法有哪些?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