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兒童中耳炎的預防

兒童中耳炎的預防

  兒童中耳炎的預防

  我們常常可以遇到這樣的情景:孩子突發耳痛,父母驚慌失措,匆匆就診。這是一種什麼疾病?我們又該怎麼去防治?下面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兒童中耳炎的預防。

  中耳炎是累計中耳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兒童是各型中耳炎的好發人群,由於兒童難以描述耳痛、耳悶或聽力下降等表現,臨床上常易漏診和誤診,家屬也容易忽視,容易轉為比較難治的慢性中耳炎,因此應當重視對兒童中耳炎的認識和科普。

兒童中耳炎的預防

  兒童常見中耳炎:1)非化膿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積液及傳導性聽力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2)化膿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慢性化膿性病變侵及中耳粘膜、骨膜或深達骨質,常合並存在慢性乳突炎。

  兒童好發中耳炎的原因:1)小兒咽鼓管較成人者短、平而寬,咽口位置較低;2)機體抵抗力差;3)咽部淋巴組織豐富,常腺樣體及扁桃體增生肥大;4)中耳局部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全,防御能力較差。下圖為兒童中耳炎高危人群。

  做好兒童中耳炎的預防至關重要。首先要面向社會做好健康教育:

  1)積極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暖、運動,注意營養、注意環境及個人衛生;

  2)正確的母乳喂養姿勢,有的媽媽或保姆在喂乳時圖省事,讓嬰兒平臥喂奶,或人工喂養時喂奶過多、過急,使嬰兒來不及吞咽而嗆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從咽鼓管進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預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勢,應該抱起嬰幼兒來喂乳,人工喂奶時不要太多,太急;

  3)母乳喂養至少半年,出生後第二個半年盡量避免使用奶嘴;

  4)尤其注意禁止家庭成員吸煙;

  5)保持雙耳干燥清潔:勿挖耳,洗頭時避免進水、游泳時請戴耳塞,定期復查清理耵聍

  6)平時要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寶寶感冒後鼻腔分泌物較多時,不要捏住兩側鼻孔擤鼻涕,正確的方法是壓住一側鼻孔擤鼻涕,然後換另外一側。但當寶寶鼻塞特別厲害時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細菌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7)兒童過山車、乘飛機均能引起中耳腔氣壓變化導致分泌性中耳炎,盡量減少和避免。飛機起飛或下降時,可吃零食,使用吞咽、軟腭運動、下颌活動等動作來減少得病機會。

  其次,我們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1)需要警惕以下現象:看電視的聲音是否過響;感冒時觀察有無耳痛流膿;兒童打鼾需去醫院檢查有無腺樣體肥大;

  2)早期表現:大一些的兒童能自述耳痛、耳朵發悶甚至聽力下降;年紀小的嬰幼兒常表現為煩躁、哭鬧、抓耳朵;

  3)當孩子患上中耳炎後,讓患部靠在包裹著毛貼的熱水袋上;上溫水充填熱水袋,讓頭部疼痛的那一側朝上,以便讓中耳的滲出液排出來。如果是嬰兒耳痛,用一條柔軟的毛巾緊靠他的患部即可。還應該在24小時內帶他前去就診,及早診斷治療;

  兒童中耳炎的防治,是家庭、社會和醫院共同的責任,需要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寒天來臨 謹防滲出性中耳炎

滲出性中耳炎是以耳朵裡積液和耳聾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耳悶、耳痛、聽力下降,得病的孩子常有

耳痛、流膿,就是中耳炎嗎?

耳痛、流膿,就是中耳炎嗎?  Q1:耳痛、流膿,就是中耳炎嗎?  答:不一定。引起耳痛、流膿的原因很多,除中耳炎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