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化膿性迷路炎做哪些檢查

化膿性迷路炎做哪些檢查

  化膿性迷路炎(suppurativelabyrinthitis)指化膿菌感染直接侵入內耳,引起迷路彌漫性化膿病變,稱化膿性迷路炎。多因中耳感染擴散、從漿液性迷路炎發展而來;繼發於急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者,以肺炎球菌型或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較多見。本病內耳終器被破壞,功能全部喪失。感染可繼續向顱內擴散,引起顱內並發症。化膿性迷路炎做哪些檢查?

  化膿性迷路炎做哪些檢查

  急性期自發眼震快相向健側,幅度大,站立時向患側傾倒,聽力檢查有患耳重度感音性聾,前庭功能檢查患耳無冷熱反應,代償期前庭功能喪失,自發眼震可消失,患耳為全聾。若有高熱、頸強直等症狀,應行腰穿,若腦脊液壓力升高,白細胞數增加,說明感染已向顱內擴散。

  化膿性迷路炎做哪些檢查?化膿性迷路炎如何診斷?

  1、病史有漿液性迷路炎相同病文或漿液性迷路炎治療過程中症狀加重。

  2、臨床症狀嚴重的眩暈、嘔吐發作,行動困難、聽力喪失或伴有耳痛、發熱。

  3、臨床檢查患者被動體位,向健側臥位,不願轉動;音叉檢查患耳氣、骨導聽力消失有自發性眼顫,快相向健側,站立時向患側傾倒。

  4、聽力和前庭功能檢查顯示患耳呈“死迷路”,表現為全聾和前庭功能無反應。

化膿性迷路炎做哪些檢查

  化膿性迷路炎做哪些檢查

  化膿性迷路炎的影像學。由於迷路位置深在且結構復雜,普通平片對其顯示能力有限,已逐漸為CT及MR所取代。

  HRCT對內耳的檢查優勢在於能夠清晰顯示其骨性結構。另外,近幾年出現的三維CT獲得的容積數據能夠進行任意平面重建,使觀察者可以得到病變更為全面的信息。以往文獻多提出HRCT可較好的顯示迷路炎骨化期迷路內的骨化及周圍骨質的硬化,亦可顯示中耳炎及膽脂瘤時迷路骨質的缺損。據筆者初步經驗,迷路炎在HRCT上可有數種表現,主要包括迷路內腔正常形態存在但密度增高;迷路內腔變形、變窄、邊緣不規則;部分或全部迷路內腔硬化消失。這些表現可單獨存在或並存。據觀察,迷路內腔單純的密度增高多可獨立存在,迷路內腔的形態改變常與密度增高並存,而部分迷路內腔的硬化消失多與其他部分的密度增高或變形同時存在。這些改變可能提示迷路炎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且多個發展階段並存,但其對應的確切病理改變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探討。在讀片時,這些改變有時較難辨別,若為單側病例需與健側進行對比觀察,並應對鄰近層面進行連續觀察。在一些情況下,HRCT可以顯示中耳區的炎性病變或膽脂瘤以及鄰近的迷路瘘管或前庭窗、蝸窗的擴大,但內耳迷路內腔無異常改變,此時應該想到迷路內腔內可能存在的病變,需行MRI進一步檢查。由於颞骨的常規HRCT成像方法密度分辨率低而空間分辨率高,采用骨窗(窗位700Hu,窗寬4000Hu)雖可充分顯示骨性結構,但組織對比度下降,對早期迷路炎的纖維化表現顯示欠佳。

  MRI在內耳檢查中的優勢在於可以顯示迷路內液體及腦脊液等軟組織成分,可以發現較早期的迷路炎。本組有2耳在HRCT上表現正常,而在MRI上發現迷路內腔內信號的異常改變。MRI檢查中,T2WI及內耳水成像序列可以敏感的顯示內耳內液體信號的異常變化。迷路炎在這兩種序列上表現為正常迷路的高信號被低信號或無信號取代,其中低信號代表纖維化組織,在CT上多顯示不出,無信號代表骨的形成,在CT上一般均有陽性表現[7]。MRI增強掃描有助於將迷路炎與其他內耳病變進行區分。迷路炎的較早階段由於肉芽組織和新生血管的存在,可出現病變區的強化,此時有助於進一步觀察病變范圍,有助於臨床制訂治療計劃。迷路炎的骨化期病變區的強化消失。對於同時存在迷路骨質缺損的病例,MRI不能顯示骨性結構的微小改變,需結合CT進行觀察。

  HRCT可以較好顯示骨迷路迷路炎的異常改變,MRI對於顯示迷路內腔有重要價值,二者在迷路炎的影像學檢查與診斷中的作用是互補的,對迷路炎的臨床診斷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精彩推薦   症狀| 化膿性迷路炎早期症狀有什麼表現   病因| 化膿性迷路炎怎麼引起   檢查| 化膿性迷路炎做哪些檢查   飲食| 化膿性迷路炎吃什麼好   手術| 化膿性迷路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手術| 如何預防化膿性迷路炎 點擊查看更多中耳炎相關內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患者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項

中耳炎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樣的發展也不得不讓人們惶恐不安,那中耳炎患者日常生活應該注意什麼呢?中耳炎患者有哪些注

人們患上分泌性中耳炎有什麼症狀產生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狀:  1、患者周圍皮膚有發“木”感,心理上有煩悶感。  2、耳痛:急性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