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分泌性中耳炎——危害小兒聽力

分泌性中耳炎——危害小兒聽力

   幼兒園的體檢結束後,很多家長被告知孩子“聽力”有問題,需要到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經過檢查,一部分兒童被診斷為“分泌性中耳炎”,需要藥物治療,有的甚至要手術治療。很多家長會有疑惑說,我家孩子聽力很好,平時交流沒有發覺聽力有問題,平時耳朵也沒有進水或者也沒有喊過耳朵疼,怎麼會得這個病呢?

    分泌性中耳炎,也稱滲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症。年幼兒童常見,是引起小兒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會有聽力下降,病程遷延引起傳導性耳聾,聽力漸漸下降,當中耳積液越來越粘稠,甚至膠耳,導致聽力無法恢復。所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避免聽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通常是根據檢查患兒鼓膜及聲阻抗,鼓膜有無內陷及積液情況,聲阻抗曲線“B”型即可診斷。     約90%的學齡前兒童曾患過分泌性中耳炎,病因還不是很明確,可能與咽鼓管功能障礙、感染、免疫反應有關。有一部分非症狀性分泌性中耳炎(不伴有耳部症狀:如耳悶、聽力下降,耳內液體流動感)有自愈可能,可以觀察3-6個月,定期復查鼓膜及聲阻抗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治療,但隨病程延長,自發緩解率較低,且復發較普遍。約30%-40%復發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復發作急性中耳炎(明顯耳痛),聽力下降者需要藥物積極的治療,治療2-3月聽力未見明顯好轉需要手術治療: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等。   分泌性中耳炎——小兒聽力隱形殺手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導致的耳聾是傳導性的,因中耳腔積液影響了經空氣傳導的聽力,早期聽力下降經過積極治療可以恢復,但是隨著病程遷延,積液過於黏稠,導致聽骨鏈固定,就會導致感音神經性耳聾,這種聽力下降是無法恢復的。     早期輕微的傳導性耳聾經常為家長所忽略,也有家長帶著孩子來醫院就診,說最近孩子看電視聲音比較大,或喊他經常不回答,或經常“啊、啊”的聽不清楚別人的話,經過耳鼻喉科醫生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分泌性中耳炎”惹的禍。分泌性中耳炎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是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在聽力方面有細微的問題或有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危因素:如鼻塞、打鼾、腺樣體肥大、經常感冒等,還是最好到耳鼻咽喉專科就診排除“分泌性中耳炎”這個隱形的聽力殺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兒童急性中耳炎的診治與預防

兒童急性中耳炎的診治與預防  嬰幼兒半夜裡常不明原因陣發性哭吵,用手指著或扯著耳朵哭吵,大兒童自訴耳痛。這些表現

中耳炎並發症

中耳炎的並發症有以下這些:  一.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則大多可能轉為慢性中耳炎,另外,如果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