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耳炎這種疾病我們除了要做好預防之外,還要注意平時生活中的護理,中耳炎患者需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進行休息,另外在平時生活中避免水進入我們的耳朵,相對我們耳朵的保護,中耳炎患者在平時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患有中耳炎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中耳炎患者要靜養,還要保持充分休息時間,兒童中耳炎患者睡覺時,應盡可能墊高頭頸部,減少其充血腫脹,以免加重中耳炎症導致疼痛加劇。
二、伴有發燒症狀的患者,保持充足的水分,因為發燒會使體熱散失而致脫水,使孩子更虛弱,抵抗力更差,影響其復原。盡量多喝水,也可選用果汁、蜜水、牛奶等溶液。
三、哺乳中的孩子,應避免平躺著喝奶,因為嬰兒的咽鼓管短、寬且平,躺著喝奶有時會倒溢入中耳腔,而將鼻咽部的病原菌帶入。
四、保持樂觀、冷靜的心態,和感冒一樣,中耳炎是一種很普通的疾病,有它的自然病程。在接受適當的治療後,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患者不用過於擔心。
五、耳痛、發燒等表面症狀的短暫緩解並不表示中耳炎已經痊愈,患者不要掉以輕心,應繼續追蹤診治所遺留下來的積液問題。
六、隨時注意患兒全身狀況。在治療照顧下,兩三天內,炎症都會被有效控制。如情況未改善,反而更惡化,有嗜睡、頸僵硬現象,則可能已有並發症,應立即告知醫生。
導致中耳炎的常見因素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中耳與鼻、咽管相通。當鼻咽部存在大量細菌的時候,這些病原體就很容易進入耳部。所以,寶寶感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異常。
2.游泳。游泳時,水會從外耳道進入耳朵,但如果鼓膜沒有孔的話,水是不會從外耳進入中耳的。不過,如果游泳池裡人較多,清潔衛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時候,水中的細菌或消毒劑會通過孩子的鼻、口進入體內,導致感冒,進而引起中耳炎。
3.躺著喝奶。來自美國的研究報告稱:嬰兒平躺著喝水、喝奶,水或奶會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導致中耳炎的危險。所以,寶寶喝奶或其他飲料時,要將他的頭抬高一些,並隨時給他擦掉流出來的水或奶。
4.疲勞。睡眠不足或體力消耗過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有規律、飲食營養均衡再加上適量運動對於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要讓孩子玩得太累,而且一定要讓他得到充分的休息。
5.吸煙。歐洲的研究報告表明:家裡有人吸煙,容易誘發中耳炎。即使你把那個吸煙者趕到陽台上吸煙,他的頭發和衣服上也會沾有香煙的有害物質。他再去抱寶寶時,這些有害物質就會吸附在寶寶的鼻咽黏膜上,容易引起炎症。
6.集體生活。在幼兒園裡,孩子接觸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機會大大增加,從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7.外出。在密閉的火車或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風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讓寶寶患上中耳炎。所以,帶孩子外出,要盡可能避開人群擁擠的場所。
8.治療中斷。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幾天藥後症狀就會得到緩解甚至消失,這時不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就認為寶寶已經好了,停止吃藥和治療。中途停止治療是急性中耳炎長期不愈甚至轉為慢性的原因之一。
9.不注意耳道的衛生,經常挖耳道。
中耳炎多發育在兒童時期,因此我們要注意平時生活中兒童的身體變化,注意避免在洗澡、喝奶時水進入孩子的耳朵,避免到人多復雜的地方去減少疾病的入侵,作為家長要尤其注意預防中耳炎出現在孩子的身上,平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經常挖耳朵。
提到中耳炎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它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耳科疾病了,患有中耳炎的患者,如果不能夠盡快控制病情,或
中耳炎治療期間注意的飲食問題有哪些中耳炎患者的飲食搭配要科學,好的護理對中耳炎患者康復有很多的好處的,生活中人們應該重視中耳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