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預防保健 >> 寶寶鼻子不能捏 容易致中耳炎疾病

寶寶鼻子不能捏 容易致中耳炎疾病

目前,有一種誤區,認為寶寶鼻子需要捏一捏,這樣寶寶鼻子會挺起來,好看的。殊不知,這會給寶寶帶來一系列的疾病隱患。

捏鼻子能讓鼻子變挺?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媽媽們都希望寶寶長得漂漂亮亮的。而鼻子是在我們臉的最中心位置,鼻子的美能大大提升整體的美。媽媽們總羨慕老外的鼻子、明星的鼻子,又高又挺,很漂亮。所以,有時候也想讓寶寶有個挺鼻子。

“孩子的寶寶鼻子扁,經常捏捏,鼻子就會長得挺。”這是我們的傳統觀念。對此,很多家長也深信不疑,以為寶寶在嬰幼兒時期發育還未成熟,是可以通過捏鼻子來調整它的生長情況的。但是,小編提醒您,這樣做非但起不了作用,還會損害寶寶的健康哦。

捏一捏讓鼻子變挺沒有科學根據

嬰兒早期體重增長最快,在這個階段塌鼻梁和兩眼間距寬的特征最明顯。當寶寶前囟在1歲至1.5歲閉合以後,面骨及鼻骨才開始加速生長發育,鼻梁也就慢慢長出來了,鼻骨骨骼的變化會一直持續發育到青春期後才會日趨成熟。

而鼻梁的高低是由遺傳因素、發育速度、早期的營養、鼻外傷等因素決定的,目前並未有確切的科學根據證實經常捏提鼻骨可以讓鼻子變挺,為寶寶捏鼻梁只是大人們的心理因素在作祟,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捏鼻子損害孩子鼻粘膜

小寶寶的鼻腔粘膜嬌嫩,給寶寶捏鼻梁的時候若用力不當,反而容易損害孩子的鼻黏膜。小兒的鼻腔比成人短,沒有鼻毛,後鼻道狹窄,鼻梁骨是軟骨組織,鼻腔黏膜嬌嫩、血管豐富。經常捏小兒的鼻子,會影響孩子的呼吸。特別是用力過大或用力不當時,極可能損傷鼻黏膜、血管,導致炎性反應。此外還會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受細菌、病毒侵犯而得病。所以,孩子的鼻子是不能隨便亂捏的。

捏鼻子易引起中耳炎

鼻子不僅是機體與外界相通的“門戶”,也是小寶寶呼吸的主要通道。它不僅可以潤濕及過濾吸進的空氣,還能阻擋細菌入侵。嬰兒的耳咽管較粗、短、直,位置比成人低,亂捏鼻子會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細菌通過耳咽徑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捏鼻子灌藥可行嗎?

寶寶生病了要吃藥,這也是經常發生的事。但是有些藥味苦、藥味重,寶寶不願意吃,怎麼強迫也無濟於事,讓很多家長很發愁。有些家長在百般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會采取捏著寶寶的鼻子把藥灌下去的方法。這種喂藥方法弊端甚多,是不可取的,應該糾正。

捏鼻子灌藥除了會傷害鼻子的黏膜、血管之外,還有更多弊端。捏著寶寶的鼻子灌藥容易引起寶寶嗆咳和氣喘,嚴重時甚至導致窒息。

人的氣管起始處有一塊"會厭軟骨",吞咽食物時,咽喉部的會厭軟骨會自動關閉,以防止食物進入氣管和肺部,不致嗆著。捏住寶寶的鼻子灌藥,由於寶寶會哭鬧掙扎,不但會將藥物吐出來,還容易引起會厭軟骨自動關閉的功能失調,會迫使其用口腔代替鼻腔呼吸,將藥物灌進去後,幼兒往往來不及及時吞咽,弄不好藥物會隨著吸入的氣體進入氣管。

藥物一旦進入氣管,輕則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陣發性嗆咳和氣喘;重則可能阻塞氣管,造成小兒窒息,如不及時搶救,就會直接威脅孩子的生命。此外,藥物對氣管黏膜的反復刺激還可能引起感染,使孩子出現發熱、多痰等症狀,不利於小兒身體健康。

用什麼方法給孩子喂藥好呢?

我們已經知道不能捏著寶寶的鼻子把藥灌進去,那麼寶寶不願吃藥怎麼辦呢?以下是小編的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1、當孩子不願吃藥時,可等其情緒穩定下來後,再一點一點地喂。

2、采取誘導勸說的方法讓孩子自己服藥。特別要表揚和鼓勵孩子敢於自己吃藥的做法。

3、還可將藥片或藥丸研成粉末後加入少許白糖,把藥物的苦味沖淡些,用小勺慢慢給孩子喂藥。

4、對喂藥確實很困難的孩子,可用注射給藥的方法-但由於在注射時,孩子感到恐懼和疼痛,往往要哭鬧掙扎,所以,如果病情不嚴重,還是采取哄勸鼓勵和加少量白糖的口服喂藥法好。

寶寶鼻子塌,不好看,媽媽們多幫寶寶捏,認為這樣可以促使寶寶鼻子挺起來,變得好看一點。這完全是誤區噢。媽媽們,看完這篇小常識,你還會認為寶寶鼻子需要常捏嗎?不可輕視小小的動作將會給寶寶帶來多大的傷害,少捏寶寶鼻子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兒童中耳炎如何防治

中耳炎兒童的高發疾病,是媽媽們非常擔心也是煩心的疾病,原因是由於中耳炎患病後,病情會迅速加重,嚴重

哪些措施有效預防中耳炎呢

我們的耳部方面出現了中耳炎的症狀後,就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而且嚴重的傷害了患者的耳部健康,大家需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