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基本常識 >> 關注小兒慢性中耳炎

關注小兒慢性中耳炎

伏天來了,孩子是否愛玩水了,那麼你要注意了,小心水到耳朵裡而引發中耳炎。因此對中耳炎的深入了解,有助於我們對中耳炎的預防治療。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小兒慢性中耳炎以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減退及耳鳴為最常見症狀。常發生於感冒後,或不知不覺中發生。有時頭位變動可覺聽力改善。有自聽增強。部分病人有輕度耳痛。

小兒慢性中耳炎危害大

由於咽鼓管的這一特點,嬰兒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細菌很容易沿著咽鼓管咽口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由於這一特點,也使哺乳的嬰兒易患中耳炎,如在平臥位給嬰兒哺乳時,尤其是哺喂太多、太急,發生嗆奶,可使奶液進入中耳。此外,新生兒生下來開始吸氣和啼哭時,鼻咽部的羊水或粘液有可能經咽鼓管進入中耳,也可造成只有幾天或一周的新生兒患急性中耳炎。還由於咽鼓管的開口靠近鼻咽部的增殖體(又稱腺樣體,正常情況下起防御作用),而嬰幼兒時期的增殖體較大,若本身發生感染,增殖體可因炎性增大,使開口於附近的耳咽管,也很容易受到影響而發生感染、腫脹和堵塞,導致中耳炎。

小兒慢性中耳炎有哪些引起的?

除增殖體炎症腫脹累及咽鼓管這個原因外,增殖體的肥大、鼻咽部的腫瘤、鼻後孔息肉、下鼻甲肥大、鼻咽粘連等疾患都可引起咽鼓管機械性受壓,發生堵塞,引起中耳炎;另外,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確,當傷風感冒,鼻堵,鼻涕多時,如擤鼻用力過猛,鼻腔分泌物可被擠入咽鼓管內,繼而進入中耳腔也可引起中耳炎。

小兒慢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狀

小兒慢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狀表現是: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

1、耳痛: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常為患者的第一症狀,可為持續性,亦可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本病常伴有耳內閉塞或悶脹感,按壓耳屏後可暫時減輕。

2、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3、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家長領來就醫。如一耳患病,另耳聽力正常,可長期不被覺察,而於體檢時始被發現。

小兒慢性中耳炎需及早治療

小兒中耳炎治療是否及時、徹底與聽力的關系很大。如果小兒中耳炎在發病1周內及時治療,只有5% 的兒童聽力受影響。如果拖延病情3周後還未有效治療,約30%的兒童聽力受影響,有反復發炎的兒童,50%有聽力障礙。聽力損失的程度不等,約在20~60分貝。主要是因為傳音機構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變和破壞或造成的障礙所致。如咽鼓管病變,多數為粘膜的炎症病變,妨礙空氣進入中耳,使中耳壓力下降,可出現以低音下降為主的耳聾。

由於目前很多的中耳炎患者對疾病了解很少,中耳炎的危害大家也不是很了解,那麼,很容易造成對中耳炎的誤斷。如果發現疾病征兆請及時就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中耳炎這種疾病,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還會讓患者非常心裡的包袱,產生心理陰影。耳朵是非常重

中耳炎初期症狀有哪些

中耳炎就是我們俗稱的“耳朵底子”,發作人群多見於青少年、嬰幼兒,五十歲以上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