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診斷治療 >> 中耳炎的患者在用藥時要注意哪些

中耳炎的患者在用藥時要注意哪些

我們都知道近年來患上中耳炎的孩子越來越多,所以家長對這種疾病也越來越重視,家長在帶孩子進行治療的同時,還想要了解日常的用藥注意事項,避免用藥不當對孩子的聽力造成影響。現在我們就請教一下專家,患有中耳炎的患者在用藥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1、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體炎。

2、藥物治療:單純型以局部用藥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聰聰滴耳油能治療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預防復發達到根治。

3、局部用藥注意事項:

①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後用棉花簽拭淨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

②膿量多時用水劑,量少時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臥位,患耳朝上。將耳廓向後上方輕輕牽拉,向外耳道內滴入藥液3~4滴。然後用手指輕按耳屏數次,促使藥液經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數分鐘後方可變換體位。注意滴耳藥液應盡可能與體溫接近以免引起眩暈。

5、鼓膜大穿孔影響聽力,在干耳後2個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補術或鼓室成形術。

6、骨瘍型中耳炎,引流通暢者,以局部用藥為主,但應注意定期復查。引流不暢或疑有並發症者及膽脂瘤型中耳炎,應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術或乳突根治術,徹底清除病變,預防並發症。

中耳炎也叫做滲出性中耳炎。

1·6歲半的小童,只覺得突然聽力差了,看電視的音量調到家人覺得刺耳,她卻感覺剛剛好,還經常對家人的話“充耳不聞”,媽媽覺得孩子怎麼像變了個人似的,以前愛粘人乖巧得很的孩子,怎麼好像對爸媽不理不睬的?

2·專家特別指出,平常人的中耳結構先天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一般都不會造成困擾。但小兒七八歲前,咽鼓管還沒發育好,通常有短、平、寬的特點,極易由於負壓而將外界來的液體倒吸入耳形成積水,傳入中耳腔,導致中耳黏膜發炎。感冒鼻塞、發燒容易造成咽鼓管阻塞,則會形成滲出性中耳炎。

3·這種中耳炎不是由於細菌引起的,因此不會流膿,也毫不感覺到耳痛,更為容易被忽視,這就更需要家長多觀察孩子的變化,第一時間發現隱患,感冒、鼻塞盡快治療,避免造成咽鼓管阻塞,引起中耳炎。

家長為了避免對孩子的聽力造成影響,在對中耳炎患兒進行治療時,一定要聽從醫囑對孩子進行用藥,了解用藥的注意事項。此外家長還要對孩子游泳誘發的中耳炎進行了解,以便孩子在患上這種疾病時能夠及時的對其進行治療,避免對孩子的耳朵造成傷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