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構造及功能
中耳腔向外隔著耳膜和外耳道相鄰,向內則和內耳道相接,正常功能是將聲音傳入內耳。另有一條耳咽管由中耳腔延伸出來,連接到鼻腔後壁上部,它提供了中耳腔的換氣功能,保持中耳腔壓力平衡,也可作為對抗感染的屏障;內有纖毛,可將含有雜質的黏液排到後鼻腔,耳咽管在吞咽和打哈欠時會打開。
中耳炎的處理
當中耳炎並發過敏性鼻炎或其他問題時,應該同時處理,使用抗生素治療一個療程。
1.治療中耳炎感染。中耳炎有一部分是病毒引起的,因不容易和細菌性中耳炎區分,所以目前治療時,如果是急性中耳炎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一療程。
若使用鼻滴劑的局部鼻塞緩解劑來打開耳咽管,病人須躺著滴入鼻腔幾滴藥物,然後頭部轉向耳朵有發炎的那側,如此可使藥物流經耳咽管,使血管收縮,黏膜消腫使耳咽管打開。
2. 外科方式。當內科治療失敗或是有慢性中耳炎時,可以考慮手術方式。
耳膜切開術 耳膜上切一小口,可緩解耳朵疼痛,引流出分泌物做細菌培養。
耳膜造口術 如果中耳積水超過3個月,就要考慮手術治療。因為積水過久會破壞聽小骨,引起聽力障礙。將耳膜打個小洞,放一個引流小管,一般建議應放置6~18個月或直到自然掉落為止。耳管放置期間最好不要去游泳。
腺樣體切除術 腺樣體是位於鼻腔後半部的淋巴組織,若發育太大,也會阻塞耳咽管開口,引起中耳炎。若反復發作,可考慮腺樣體切除。腺樣體肥大的症狀包括,因鼻塞用嘴巴呼吸、睡覺打呼噜、吞咽困難和經常鼻窦感染等。
中耳炎的診斷並不困難,但應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和完整的治療過程,並注意是否並發積水或是聽力障礙等症狀。
生活中疾病只要一旦發生就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代價極大的威脅,所以我們應該在平時多了解一下常見疾病的相關治療方法,比
中耳炎出現後如何進行治療呢中耳炎屬於多發的一種耳部疾病了,此病的到來會影響較多的朋友,而且會讓患者耳部方面的健康遭受到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