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窦炎 >> 鼻窦炎基本常識 >> 慢性化膿性鼻窦炎概述

慢性化膿性鼻窦炎概述

    概述

    慢性化膿性鼻窦炎(chronic purulent sinusitis)是鼻窦粘膜慢性化膿性炎症。較急性者多見,其中以慢性上颌窦炎最多,常與慢性篩窦炎合並存在,如一側或兩側各鼻窦均有病變者,稱多鼻窦炎(polysinusitis)或全鼻窦炎(pansinusits),單獨的慢性篩窦炎或蝶窦炎只占少數病例。

    病因

    多因急性化膿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時合理地治療遷延而致。其它病因與急性化膿性鼻窦炎相似,感染、變應性鼻炎和鼻窦引流障礙是其主要原因。牙源性上颌窦炎可慢性起病。

    症狀

    臨床表現:

  1.膿涕多:鼻涕多為膿性或粘膿性,黃色或黃綠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單側有臭味者,多見於牙源性上颌窦炎。

  2.鼻塞:輕重不等,多因鼻粘膜充血腫脹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暫時性嗅覺障礙。

  3.頭痛:慢性化膿性鼻窦炎一般地明顯局部疼痛或頭痛。如有頭痛,常表現為鈍痛或頭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間輕。前組鼻窦炎多表現前額部和鼻根部脹痛或悶痛,後組鼻窦炎的頭痛在頭頂部、颞部或後枕部。患牙源性上颌窦炎時,常伴有同側上列牙痛。

  4.其他:由於膿涕流入咽部和長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狀,如痰多、異物感或咽干痛等。若影響咽鼓管,也可有耳鳴、耳聾等症狀。

    檢查

    1.鼻腔檢查:病變以鼻腔上部變化為主,可見中鼻甲水腫或肥大、息肉樣變。有的有多發性息肉。前組鼻窦炎可見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粘膿性分泌物附著,後組鼻窦炎可見嗅溝及中鼻道後部存有粘膿液。

  2.體位引流:疑有慢性化膿性鼻窦炎而中鼻道或嗅溝無膿液存留時,可行體位引流檢查。

  3.上颌窦穿刺沖洗術:上颌窦穿刺部洗既是對上颌窦炎的一種診斷方法,也是一種治療措施。沖出液宜作需氧細菌培養。

  4.X線鼻窦攝片:對診斷不明確或懷疑有其他病變者,可協助診斷。
  5.牙的檢查:在可疑牙源性上颌窦炎時,應進行有關牙的檢查。

    治療

    原則為通暢鼻窦引流,去除病因。

  (一)滴鼻藥:血管收縮劑能收縮鼻腔腫脹的粘膜,以利引流。常用1%麻黃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氯霉素麻黃素液滴鼻。

  (二)上颌窦穿刺沖洗術(puncture and irrigation of maxillary sinus):適用於慢性化膿性上颌窦炎,每周1-2次,若連續多次穿刺沖洗無效;或沖出惡臭、多量溶水性膿,可考慮手術治療。

  (三)鼻窦置換法(displacement method of nasal sinuses)。適用於慢性篩窦炎、額窦炎、蝶窦炎、全鼻窦炎及兒童。  

    (四)理療: 一般用超短波透熱療法,以輔助治療。

  (五)中醫中藥:以芳香通竅、清熱解毒、祛濕排膿為治則,常用蒼耳子散加味。

  (六)手術治療

  1.除病因的手術:矯治妨礙鼻窦引流的疾病,治療鄰近病灶。若有高位鼻中隔偏曲者,可行鼻中隔矯正術;對肥大或息肉樣變的中鼻甲,可行中鼻甲部分切除術,若有鼻息肉則行鼻息肉摘除術。

  2.上颌窦手術 較常施行的有上颌窦根治術和上颌窦鼻內開窗術兩種。

  (1)上颌窦開窗術(antrostomy):適用於窦腔內病變不重、不宜作上颌根治術者。

  (2)上颌窦根治術(radical maxillary sinusotomy ,Caldwell-luc operation):適用於經保守治療及多次穿刺沖洗治療無效者、上颌窦異物、囊腫及其它良性腫瘤、疑上颌窦惡性腫瘤需探查者。

    3.篩窦切開術(ethmoidotomy):較常施行的有鼻內、鼻外和經上颌窦三種篩窦手術,根據病變程度和范圍不同而選用,目的是將積膿的篩窦刮開、清理息肉等病變組織,並向鼻腔建立引流。應注意切勿損傷篩窦頂壁、紙樣板或視神經等,以免引起嚴重的並發症。

  4.額窦切開術(frontal sinusotomy):有鼻內和鼻外兩種方法。

  5.蝶窦切開術(sphenoidotomy):不常施行,必要時常與篩窦手術同時進行,主要行蝶窦口擴大術,以去除病變並暢通引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