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窦炎 >> 鼻窦炎基本常識 >> 鼻窦炎的相關知識分析

鼻窦炎的相關知識分析

 
    
    鼻窦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可分為急性、慢性兩種,患上鼻窦炎的患者很痛苦,經常流又膿又黃、有臭味的鼻涕,還常常頭痛,不能集中精神,但鼻窦炎並非不能根治,有些病人之所以一拖幾十年,是因為沒有好好的治療。
    
    什麼是鼻窦炎?
    
    鼻窦長在頭部,但從表面卻看不到,它們是面骨及頭骨上一些凹入的空位,一共有八個這樣的空間,可分為四對。它們與鼻腔內部相通,相互之間可以進行空氣流通,這八個鼻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功能。
    
    八個鼻窦與鼻腔一樣,裡面都貼著一層粘膜,所謂鼻窦炎其實就是鼻窦內的粘膜發炎。細菌感染或鼻窦內的空氣不流通,都可能會引致發炎。
    
    鼻過敏、鼻炎如果不積極治療,一旦情況惡化,很容易就會變成鼻窦炎。患有鼻窦炎的人相當多,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是由於傷風而引起。
    
    鼻窦炎事實上並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那麼嚴重,也不算是很難治療疾病,有些病人一拖幾十年,主要還是因為病人沒有決心進行徹底地治療。慢性鼻窦炎的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只是感到疲倦,面部脹痛及長期流鼻水,鼻塞,有些病人時間久了,也就習以為常,也不去進行專門的治療,只有病情嚴重時才看醫生,結果總是好不了。
    
    急性化膿性鼻窦炎
    
    急性化膿性鼻窦炎使鼻窦粘膜發生了急性、化膿性炎症,嚴重時不僅是鼻窦粘膜有炎症,就連鼻窦的骨壁也會受累,甚至可引起周圍組織和鄰近器官的並發症。
    
    急性鼻窦炎大多數是由傷風感冒引起的,有一定的傳染性。病人在傷風的時候,鼻腔內的粘膜發炎,粘膜發紅、水腫,阻塞鼻腔,影響空氣流通;另一方面,細菌感染又引起鼻窦粘膜發炎。也有少量患者是因為撞傷臉部,細菌感染傷口後導致鼻窦炎。此外,在不干淨地方游泳或潛水,髒水進入鼻窦也可能引起發炎,不過這種情況很少見。
    
    患上急性鼻窦炎的患者會有鼻塞、流膿鼻涕、頭痛、發燒、怕冷、不想吃飯、疲倦及流鼻水等症狀,很像一般的傷風感冒,不同的是,發炎的鼻窦會疼痛,尤其是用手輕按鼻子兩旁的位置或兩眉之間的地方,會覺得疼痛。
    
    醫治方面,可用抗生素藥物治療發炎,一般首選青霉素G,其它藥物如紅霉素、螺旋霉素等也可使用。如果用藥後,鼻窦仍然有膿,則可用沖洗鼻窦的方法洗去膿液,不同的鼻窦沖洗方法也不同,接近鼻孔的鼻窦可以直接從鼻孔沖洗,離鼻孔遠的鼻窦則需要動手術割開表面的皮膚,以沖洗鼻窦,急性鼻窦炎經過洗鼻窦後便會痊愈。
    
    適當的休息、多飲水、飲食清淡、易消化而又營養有助於疾病痊愈。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也就是鼻窦粘膜長期發炎,這類病人大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鼻過敏,可以說,大多數慢性鼻窦炎都是鼻敏感的並發症。
    
    由於鼻敏感的患者會經常傷風,長期下去,使得鼻粘膜脆弱、充血及腫脹,鼻孔粘膜發炎又令鼻窦空氣不暢通,於是就更容易引起鼻窦發炎,鼻過敏一天不好轉,鼻窦便一天不好轉,有些人因為其他疾病或身體虛弱,抵抗力不足,鼻窦很容易受細菌感染,也會演變成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最主要的症狀是常年流黃色或黃綠色的膿鼻涕,有時候鼻水倒流入喉部,再從嘴裡吐出來,病人常覺得痰液變多,有時鼻涕還會有臭味。鼻塞、頭痛也是常見的症狀,頭痛一般不嚴重,表現為頭部發沉、發悶、鈍痛。此外,患者還會感到疲倦,面部脹痛及嗅覺減退,但很少發燒。
    
    治療慢性鼻窦炎可分幾個方面進行,藥物治療方面,可先用抗生素及抗敏感藥控制發炎及鼻子過敏。另外,還要用藥物改善流鼻水、鼻塞、頭痛。另方面,可以通過沖洗鼻窦來清除膿液,減輕炎症刺激。如果上述方法仍不能令患者徹底痊愈,患者可以接受手術治療,開刀切除腫脹鼻窦粘膜,或者將長期阻塞鼻腔的鼻甲、鼻息肉切除,以後便不會再發炎了,但患者會覺得鼻腔裡發干。
    
    鼻窦炎醫好之後復發機會大嗎?
    
    如若醫治好後,要小心健康,多運動,鼻子發生過敏時馬上吃藥控制,放松情緒多休息,避免去空氣污濁的地方,不抽煙飲酒,除此之外,應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否則會刺激鼻粘膜充血,更加辛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