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窦炎 >> 鼻窦炎基本常識 >> 慢性鼻窦炎的相關知識

慢性鼻窦炎的相關知識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是以鼻塞、流膿鼻涕、頭昏、頭痛、嗅覺減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本病病程較長,可數年至數十年,反復發作,經久難愈。慢性鼻窦炎絕大多數是鼻窦內的多種細菌感染,致病菌以流感桿菌及鏈球菌多見。
[臨床表現]
    1,流涕:多為膿性,黃、綠色或灰綠色,病程長者鼻沸可有息氣,膿涕常可經後鼻孔流至咽喉,病人自覺咽部有痰,並常經咽部抽吸後吐出。
    2.鼻塞:因鼻粘膜充血,鼻甲肥大或鼻息肉所引起,有時亦可因膿涕太多,於擤出鼻涕後鼻堵減輕。
    3,嗅覺下降:多為兩種原因所致,一為鼻粘膜腫脹、鼻塞,氣流不能進人嗅覺區域,二為嗅區粘膜受慢性炎症長期刺激,嗅覺功能減退或消失。
    4.頭昏、頭痛:慢性鼻窦炎多表現為頭沉重感,急性發作時可有頭痛,均為鼻窦內引流不暢所致。
    5.全身表現:少數人可無明顯症狀,但多數有頭昏、食欲不振、易疲倦、記憶力減退以及失眠等。
[診斷]
    1,鼻塞、流膿涕、頭痛或頭昏,檢查可見彝粘膜慢性充血腫脹,鼻窦開口的區域可見有膿性分泌物,鼻窦透照,患病鼻窦透光不好。x光或叮檢查可見患病鼻窦腔內密度均勻增高。
    2.鑒別
    (1)與慢性鼻炎鑒別:慢性鼻炎流鼻涕不呈綠膿性,亦無臭味,故觀察鼻涕的性質是鑒別關鍵;拍攝x光片檢查鑒別可准確無誤,慢性鼻炎病變局限於鼻腔,而慢性鼻窦炎則鼻窦內可見有炎性病變。
    (2)與神經牲頭痛鑒別:有些患神經性頭痛的病人可長年頭痛,反復發作,往往誤認為有鼻窦炎,但這種,病人基本沒有鼻部症狀,故從表現及拍x光片即可加以鑒別。
[治療]
    慢性鼻窦炎的治療往往是長期的,尤其在天氣變化及冬季時期,注意防止外感,減少急性發作,堅持用藥,必要時配合特殊治療,慢性鼻窦之是可以治愈的。
    1.一般治療
    (1)外用藥治療:詳見慢性鼻炎。—般來講,鼻腔內忌用藥粉噴人治療,故不宜自行用配制藥粉吸人鼻腔。
    (2)穿刺治療:對於鼻窦內積膿較多而又不易排出者可用此法,常用於上颌窦炎,本法安全,可靠,局部捌傷很小,須經醫生操作用特制穿刺針穿入鼻窦內,將膿涕沖出,再將消炎藥直接注入鼻窦,多可收到較好療效。
    (3)局部理療對慢性鼻宴炎亦有一定效果。
    2.中醫藥治療
    (1)慢性鼻窦炎中醫稱之為鼻淵,與肺、脾的虛損有關,故治法宜溫補肺氣或健脾益氣,通利鼻竅。基礎方藥:茯苓12克,黨參,白術、陳皮、山藥、蒼耳子、辛夷、白芷各10克。膿涕多者加魚腥草12克、冬瓜子10克,頭昏頭痛者加川芎10克、菊花10克,鼻塞重、
嗅覺下降者加鵝不食草10克。
    (2)推拿療法:詳見慢性鼻炎。
[預防與調養]
    1.慢性鼻寞炎的病人由於病程日久,常伴有全身不適及容易煩躁等表現,居住室內應保持空氣新鮮,冬季氣溫變化不應太大,注意休息,堅持治療。小兒患病應按時用藥。患者可多做低頭、側頭動作,以利鼻窦內膿涕排出。清潔鼻腔,去除積留的膿涕,保持鼻腔通暢。
    2.積極預防感冒,在上呼吸道感染期及時治療,因為“上癌”治療不徹底,常是慢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的誘因。
    3.工作環境粉塵、污染較重的地方,應戴口罩,避免細菌進人鼻腔。
    4.積極治療慢性鼻炎。
    5.注意不用力擤鼻,膿涕多者可先滴藥、再擤鼻,以免單個鼻窦炎因擤鼻不當,將膿涕壓人其他鼻寞而導致多個彝窦發炎。
    6.禁食辛辣;肥膩刺激性食品,戒除煙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