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診斷治療 >> 多發性鼻息肉的病因和治療

多發性鼻息肉的病因和治療

  嗜酸性粒細胞為主的多發性息肉正越來越多的被認為是一種具有免疫背景的獨立的臨床疾病。這裡所指的息肉是一種潛在疾病的表達,並非疾病本身。單一的外科切除(不管用什麼技術和設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夠的。只有經過藥物的聯合治療,粘膜的息肉樣變才可能避免。藥物治療(按照當前的知識)是局部或全身的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者在將來應用白細胞三烯拮抗劑或受體阻滯劑,或者粘附分子拮抗劑。氣管的高反應性(包括哮喘)發生率很高,顯示出了緊密的相關性和可能有相同的原發機制。光學顯微鏡觀察顯示,這些病人的粘膜和息肉有嗜酸性細胞密度增高的特點,大部分都有活化和脫顆粒的作用。這些媒介和有害物質進入到組織中,促進感染,上皮細胞損傷,息肉形成甚至惡性循環導致哮喘。不能耐受阿斯匹林的病人也應包含在內,因為他們會因真菌病引發鼻窦炎,多發性息肉及其相關的鼻窦炎,並形成極其粘稠的分泌物。

  這種疾病的治療分為兩步:第一步總是嘗試使發現的邊緣縮小,大量的發現部分可以用藥物治療(局部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外科手術的目的是盡可能的將息肉粘膜完全切除,而去除嗜酸性細胞和包含有害物質的細胞。FESS的原則是:在多數情況下,中鼻甲和上鼻甲的基本解剖結構應得到保護。然而,對於來自於蝶骨,上颌窦和額窦的大量粘膜息肉改變時,要比簡單的慢性鼻窦炎做更大范圍的切除。但是粘膜不能切除到露骨。這將增加愈合的困難,如肉芽形成,骨炎,形成分泌物和結痂,等等。對於嗜酸性粒細胞為主的多發性息肉的術後治療必需非常仔細。在多數情況下,以一定的間隔給予局部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防止粘膜再次增厚而息變是有效的。有一些病人需要持續的運用局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另一部分病人還需要附加間隔的全身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如果應用這種方法能夠達到較好的療效,這種病人就不大需要再次手術。這部分病人再次出現息肉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復發,而是其持續的基礎疾病的原因。至於是什麼引起息肉的再次出現與一定的介質(粘附分子,白細胞介素5,等等)釋放增加之間的關系有望在將來的研究中發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