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臨床症狀 >> 鼻息肉的CT表現特點

鼻息肉的CT表現特點

鼻息肉的CT表現特點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0年第16卷第1期

  李威 鄧曉濤 胡小芳

  摘 要 目的 總結分析息肉的CT表現特點。方法 對55例鼻息肉病例進行了CT掃描檢查。結果 鼻息肉在CT上表現為鼻腔內息肉樣腫塊,常合並有阻塞性副鼻窦炎表現,冠狀位CT掃描比水平位顯示清楚。結論 鼻息肉在CT上有比較特征性的表現,診斷明確,並能清楚顯示鼻道解剖結構和病變本身特點,指導纖維內窺鏡手術進路。

  關鍵詞:鼻息肉 CT

  本文回顧性總結分析了55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鼻息肉病例,對其CT圖像的表現特點進行總結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鼻息肉病例共55例,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齡23歲至65歲不等,平均42.2歲。所有病人均在術前做了軸位和冠狀位CT掃描檢查,不需增強。軸位掃描以聽眦線OM為基線,掃描層厚5mm,間隔5mm;冠狀位掃描方法是病人取俯臥位,頭後伸,在定位像上確定掃描角度,從前向後連續掃描,先是3 mm層厚和間隔掃描,至窦口鼻道復合體(Ostiomeatal Unit)顯示清楚後改為5 mm層厚和間隔,掃描至蝶窦後緣。用島津7000TX CT掃描機,掃描野150 mm,250(mAs),120kV。照相條件窗寬2500,窗位250。

  2 結果

  鼻息肉在CT圖像上表現特點為在鼻腔內致密的息肉樣腫塊(如圖1),鼻腔變窄或完全閉塞,漏斗增大,副鼻窦腔致密變,窦壁篩房骨質和鼻中隔受壓偏移,可有骨質缺損或破壞,篩窦紙板向外膨隆等異常(見圖2)。冠狀位CT圖像比軸位顯示病變更清楚。具體表現包括:①鼻腔內息肉樣腫塊:55例,占100%。②篩漏斗增大:48例,占87.2%。③部分或完全副鼻窦腔致密變:41例占74.5%。④篩窦間隔骨質出現破壞缺損:12例,占21.8%;⑤鼻中隔骨質缺損:7例,占12.7%。⑥篩窦紙板外突:10例,占18%。

圖1 鼻息肉位於上中鼻道內,呈軟組織性息肉樣腫塊

圖2 息肉引起阻塞性副鼻窦炎,篩漏斗增大,篩窦骨板有破壞缺損

  3 討論

  關於鼻息肉的發病原因,有過敏性、非過敏性或感染性等學說,但具體病因仍不清楚。息肉為軟組織性占位性病變,存在於鼻腔或副鼻窦內,病理上由水腫和增生的粘膜堆積形成息肉樣病變。息肉表面有多糖類物質,能吸附水分和電解質,造成細胞間的液體潴留,使息肉生長。息肉內的液體潴留和細胞量少的特點在CT上則表現為密度較低,接近水樣密度。鼻息肉多發生於中鼻道,易引起篩漏斗和半月板等阻塞,發生阻塞性鼻窦炎。

  冠狀位CT掃描比軸位CT掃描更能清楚地顯示鼻道的解剖結構和病變本身的特點,方法是由前向後逐層掃描,為臨床纖維內窺鏡手術者提供了清楚的解剖斷面,尤其可清楚顯示窦口鼻道復合體的結構和病變情況。單發性鼻息肉在CT上的特征性表現為鼻腔內息肉樣腫塊,特征明顯,診斷容易。彌漫多發性鼻息肉病變廣泛,易堵塞窦道漏口綜合體合而部分或完全性副鼻窦致密變和篩漏和篩漏斗增寬等。其它表現特點包括篩窦小梁和鼻中隔的骨質破壞缺損,篩窦壁向外膨隆等。CT顯示副鼻窦腔內息肉欠清楚,常表現為副鼻窦內致密影,而無明確息肉樣表現,這是由於常合並有阻塞性副鼻窦炎,與息肉混合在一起,而表現為副鼻窦致密影。其它副鼻窦內“息肉樣”表現的病變如篩窦粘液囊腫等多是單發性病變,很少引起阻塞性炎症的致密性表現。

  本組有18%的病例可見到篩窦側壁(紙樣板)向外膨隆,這是由於息肉的慢性占位效應引起骨質重塑形。

  鼻息肉病變較嚴重,引起較長時間慢性阻塞性副鼻窦炎改變時,則可發生副鼻窦骨壁的骨質破壞缺損,這時須與腫瘤相鑒別,如鱗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轉移瘤、韋格肉芽腫病等,此時須做CT增強掃描,分別觀察骨窗和軟組織窗,或進行MRI檢查。

  作者簡介:李威(1960—),男,沈陽人,副主任醫師。

  作者單位:李威(衛生部北京醫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

  鄧曉濤(衛生部北京醫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

  胡小芳(衛生部北京醫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

  參考文獻

  [1] 李源,許庚.內窺鏡鼻窦外科應用解剖學.中華耳鼻喉科雜志,1994,10(5):311-14.

  [2] Robert Babbel,et al.Optimization of technique in Screen CT of Sinuses.AJNR,1991,12:849-54.

  [3] J.Drutman,et al.sinonasal polyposis investigation by direct coronal CT.Neuroradiology,1994,36:469-72.

  [4] J.M.Klossek,et al.Diffuse nasal polyposis:Postoperative long-term resuls after endosocpic sinus surgery and frontal irrigation.Otolaryngol Head Neck Srug,1997,117:355-61.

  [5] Karen,et al.CT evaluations of the paranasal sinuses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populations.Otolaryngol Head Neck Serg,1991,104:480-83.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