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年的立秋開始,到國慶節前,有的人開始鼻塞、流涕、鼻癢、打噴嚏、青眼窩。注意,這可能並不是感冒,要知道此時已進入北京地區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發病人數最多,症狀嚴重。
根據世界醫學國際基金會31個成員國(不包括中國)1996年調查,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在10%——40%左右,並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在英國,20年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增加了4倍。在中國,保守預計有4000萬患者。who認為,“全球性呼吸道變應性疾病流行呈增長狀態”。
感冒還是過敏性鼻炎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主編顧之燕是治療過敏性鼻炎方面的權威人士。她介紹說,過敏性鼻炎4大典型症狀是鼻塞、流涕、鼻癢、打噴嚏。
這些症狀與感冒具有相關性,因此不少過敏性鼻炎患者通常誤認為是感冒,僅服用簡單的感冒藥物自己進行治療,結果延誤了正確的診斷治療。
在顧之燕接觸的患者中,一般都是在過敏性鼻炎發作的第二年才來,而此前患者都以為是頑固性的感冒或者是熱傷風,甚至不少醫生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沒有建議患者去看鼻科。其實到醫院進行鼻分泌物塗片、染色檢查,即可確診。
小毛病,大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將過敏性鼻炎分為輕度和中重度兩種程度。輕度過敏性鼻炎對患者生活並無大的影響,而中重度則已經干擾患者生活,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學習成績下降,影響睡眠、娛樂,患者十分苦惱。常年性過敏性鼻炎一年四季都有症狀。兒童由於無法表達,經常表現為推鼻子、做鬼臉、青眼窩等。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症狀更加嚴重,每年固定季節發作,讓患者苦不堪言。
顧之燕說,如果不及時治療過敏性鼻炎,會造成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氣管哮喘等。而且幾乎所有的過敏性鼻炎患者都患有結膜炎。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中還有1/3合並患有哮喘表現,在余下2/3沒有哮喘的患者中又有2/3患有氣道炎症。哮喘患者中合並患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有70%——80%。
過敏性鼻炎可謂小毛病,大危害。
過敏體質易患病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得過敏性鼻炎,一般特定發生在具有過敏性體質的人身上。而過敏性體質與基因有關,通常為遺傳所致。
因此,過敏性鼻炎患者大多有過敏家族史,只是它與其他遺傳疾病不同,遺傳的並非是同一種疾病,而是過敏體質,所以並不都發生鼻炎,有的表現為哮喘等。
過敏性鼻炎也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經過“長途行軍“:表現為嬰兒時期容易患濕疹,隨著年齡的增長發展為荨麻疹、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不斷發展。
季節性發作有誘因
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主要的誘發因素為野草、野花花粉、蒿屬花粉、藜科以及豚草花粉等。
但近年由於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大氣污染加劇,使原來不是過敏性體質的人也演變成過敏性體質。而車輛的增加,柴油廢氣中的芳香汀顆粒又加速過敏性炎症反應的發生。另外還有家庭裝修造成的甲醛等。它們雖然不是過敏源卻成為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發作的強刺激。
用藥不能停
顧之燕介紹說,目前醫學界一般從三個方面預防季節性過敏性鼻炎:
一是避免接觸過敏源。
二是脫敏治療。即小量多次逐步增加過敏源(如花粉)的注射劑量,直至患者體內產生抗體。治療時間一般為3-5年。但根據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撰寫的《過敏性鼻炎及其對哮喘影響的工作會議報告》中提出,在發展中國家通常不推薦使用脫敏治療,原因是很多過敏源制備不純,有潛在的過敏性休克的危害。
三是藥物治療。近10年來,有效安全每日1次的藥物在治療中占首要地位,特別是針對季節性過敏性鼻炎。
目前治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藥物主要有抗組胺藥、抗過敏藥物(首選藥物)、鼻腔局部類固醇(一線用藥)、肥大細胞膜穩定劑(無副作用,適用於小兒、輕症患者)及減充血劑和抗膽鹼藥物。白三烯拮抗劑(新藥)也可有效緩解鼻堵、流涕和眼部症狀。可與其他藥物聯合用藥。
專家特別提示:對於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應該提前2-3周用藥,季節過後,不能立即停藥,應繼續用藥2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