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炎 >> 關於鼻炎 >> 夏季怎麼保養過敏性鼻炎

夏季怎麼保養過敏性鼻炎

  夏天給人們帶來了綠意也同時帶來了疾病,人們在炎熱的夏天都會選擇吹空調,然而空調會引起鼻子的過敏,引發過敏性鼻炎,所以越是在夏天月應該注意鼻子的保健和保養。另外,鼻炎還有個特點就是復發性,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吹空調容易過敏 夏季保健要多加小心

  夏季是室內過敏的高發時節

  半月前,胡先生“感冒 ”了,開始流清水鼻涕,接連打噴嚏,伴有咳嗽、鼻塞、瘙癢難耐等症狀,有時還頭痛、頭脹。吃了10多天的感冒藥不見效,胡先生去醫院檢查,被告知,他患的不是感冒,而是過敏性鼻炎。胡先生很不解,近來天氣熱,他每天除了上下班,基本都在空調房內度過,幾乎“足不出戶”,根本沒有接觸花粉、粉塵等過敏原的機會,怎麼會患上過敏性鼻炎了呢?

  醫師介紹說,人們普遍認為,過敏性鼻炎在春、秋季節比較多發,但是現在,由於空調的普及,夏季也有不少人患上過敏性鼻炎和急性鼻炎。

  夏季過多、多頻使用空調,而不注重及時的通風,房間裡的空氣的不流通,過敏原大量積蓄,容易引發過敏性疾病。空調吹出的風可能使空調過濾網上的灰塵和其他室內過敏原攪動起來,人吸入這些過敏原後會引起過敏性鼻炎的發作。另外,空調機內部的溫度、濕度都相對適宜滋生很多霉菌,在封閉的房間打開空調,霉菌就隨風吹散出來,進入人體的鼻腔,使鼻黏膜對細菌的抵抗力下降,引發急性鼻窦炎。

  此外,夏季也是皮膚過敏的高發時節。專家指出,很多過敏患者在過敏季節都會選擇待在室內,認為在室內可以避免戶外的很多過敏原。這是極其錯誤的,因為居家和室內環境容易藏匿過敏原,一些污染物質中含有大量的室內過敏原,如寵物皮屑、塵螨、霉菌和煙霧等。

  有研究表明,在我國夏季是一年中室內過敏最高發的時節。夏季,很多家庭和辦公場所,都長時間開著空調,室內的空氣污染要比戶外空氣污染高出四至五倍,一些細菌在夏季室內容易滋生,但又不易被人察覺,這些細菌往往成為人們皮膚過敏的禍首。

  青少年暑期尤應警惕

  據介紹,近年來,鼻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過敏性鼻炎越來越多,並且發病人群越來越低齡化,表現為流涕、鼻塞、打噴嚏等症狀反復發作,若不是及時治療,大部分持續兩個月就變成急性鼻炎、三個月以後就發展成慢性鼻炎了。

  目前正值暑假,很多青少年學生利用假期放松自己,整天呆在空調下。專家指出,青少年時期人體各器官的形態發育和生理功能還不完善,因此抵抗力和對外界的適應力較差,更容易引發鼻炎。患有鼻炎的學生,往往因氧氣吸入受阻引起血氧飽和度下降,血氧供應不足則會引起全身各組織器官不同程度的缺氧。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周期性頭痛、視力下降等,則是青少年鼻炎的典型症狀。因此,假期裡的青少年學生,夏季使用空調時,不要讓室內外溫差過大。

  鼻炎反復復發的原因是什麼

  一、炎症治愈困難

  細菌一旦進入鼻窦內,就極易存留繁殖。加上鼻窦口小,鼻腔黏膜與鼻窦黏膜口處黏膜腫脹,使鼻窦口阻塞,出於鼻窦的生理特點,致使藥物難進入其中。

  二、耐藥性

  長期以來,醫學界針對鼻炎的治療一直停留在快速解除症狀上,使用一些普通的鼻炎藥物,只能暫時性地改變鼻腔通氣狀況,而對消除炎症沒有太大作用,一旦停用,就會再次發作;因藥物濫用,使病菌隨著鼻炎一次又一次的發作;一次又一次的用藥和更換藥,不斷地變異而具有耐藥性,使用一般藥物根本無法作用病菌,從而使鼻炎越來越難治,甚至發展成鼻癌;

  三、抵抗力、免疫力低下

  很多鼻炎患者本身體質差,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略受風寒或外源因素的誘發就會發作;

  四、外源因素的誘發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空氣污染的加劇,化學過敏源的增多,細菌病毒變異,精神緊張,氣候的惡化等因素,使感冒多發且遷延難愈,從而使鼻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越發難治。

  五、伴隨其他鼻病

  如鼻炎伴有鼻中隔偏曲時,鼻腔通氣、引流差,影響鼻炎的治療;若同時伴有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本身就是造成慢性鼻炎的致病原因。

  不論在夏天還是在冬天,鼻炎的誘發因素的都應該小心為妙,能遠離的盡量遠離,以免受它的影響引發鼻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患咽炎不能喝菊花茶

這類患者病因不在咽部,治療時主要是通過抑制胃酸和促進胃動力的藥物,來減輕胃液反流,減少對咽部和食管刺激,從而消除

簡單食療偏方防治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偏方  1、百合冰糖水   百合250克,去皮衣,加水煮至酥,加冰糖食用。本方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