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氣象局8月14日發布“鼻腔清洗指數”,提醒市民空氣污染時要多多清洗鼻腔,以避免患呼吸道疾病。新推出的這項“洗鼻指數”依據當日空氣質量、懸浮顆粒物等指標來劃定,對天氣變化引發鼻炎的概率分成四級,分別為“需時洗鼻”、“定時洗鼻”、“隨時洗鼻”以及“及時洗鼻”。
專家觀點:鼻子本身有自潔功能,盲目洗鼻反會傷害鼻腔
在這一指數出台之後,多位耳鼻喉科相關領域的教授都認為這樣的指數應該通過更加謹慎的論證和研究。這樣倉促推出可能會導致公眾受到誤導,因為不正確的洗鼻方式和頻繁的洗鼻次數造成健康損害。17日8時許,氣象局再次表示,考慮到目前社會對鼻腔清洗指數的關注情況,暫停了“洗鼻指數”的發布。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頭頸外科醫生尹根蒂指出,正常人鼻腔自身就具有免疫防御能力和自淨作用,能夠應對各種環境而保持順暢呼吸,且維護呼吸道潔淨。常洗鼻反而會破壞鼻粘膜,破壞鼻腔內的生理環境,可能有害健康。即使是臨床上患者洗鼻,也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普通生理鹽水即可,用自來水可能破壞人體細胞組織,添加不合理藥物的洗鼻水更加不可取。
專家提醒:莫信誇大宣傳,洗鼻器不能根治鼻炎
“鼻炎不是鼻子裡面髒東西多導致的,因此單純清除鼻垢並不能治愈鼻炎。”如今不少商家都在廣告中標榜,洗鼻器“除了能沖洗黏附於鼻腔內的各種過敏原和有害髒物外,還能治療和預防過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減少支氣管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狀。”對此,尹醫生提醒患者,某些商家廣告誇大了洗鼻器的作用,患者需謹慎選用洗鼻器。
以慢性單純性鼻炎為例,它是由於鼻腔血管的神經調節功能紊亂,導致以鼻粘膜血管擴張、腺體分泌增多為特征的慢性炎症。洗鼻子是根據鼻腔的解剖原理,使用溫水將鼻腔內的細菌及過敏原清除,保持鼻腔粘膜的濕度,協助鼻腔纖毛的運動。但它起到的只是“清除”作用,許多患者感到鼻塞、鼻干,洗鼻子可以軟化分泌物,清除過敏原,從而緩解症狀,但這對於鼻炎的治療是治標不治本。
另外,並不是每一種鼻病都需要洗鼻。據了解,常適用於因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的行鼻內鏡術後的患者,沖洗出鼻腔的血痂或血性分泌物,促進鼻腔黏膜的恢復;用於萎縮性鼻炎或放療後的鼻腔慢性炎症,沖洗出鼻腔膿痂或壞死物,以減輕鼻塞等症狀,減少鼻臭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尤其要慎重使用洗鼻器。因為兒童的鼻腔黏膜很敏感,刺激過大容易引起鼻黏膜腫脹,使用洗鼻器時,應控制好洗鼻液的壓力,避免鼻黏膜損傷。
飲食營養方面的調理,對於減緩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也有不錯的效果。以下介紹一些過敏性
按摩有方 可有效治療鼻炎鼻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鼻炎的困擾。對此,全球醫院網專家表示